听过极地旅游、疗养旅游等等一系列的名字,但你真的了解过森林旅游吗?腾飞服务贸易交易平台小编查阅相关的资料了解到,美国可以说是森林旅游的鼻祖,1872的黄石公园算是前身,二战后,依托森林来发展旅游逐渐兴起,到1960年,森林旅游的现实价值获得了各界人士的承认,并一跃成了森林资源开发的主要部分之一。而对于森林旅游的定义目前还各不一,但腾飞服务贸易交易平台小编发现,不管何种阐述,其核心都在阐述森林旅游(Forest Recreation)是指在林区内依托森林风景资源发生的以旅游为主要目的的多种形式的野游活动,这些活动不管是直接利用森林还是间接以森林为背景都可称之为森林旅游(游憩)或森林生态旅游。
我国的森林度假资源丰富。目前,森林旅游已成为继经济林产品种植与采集业、木材加工与木竹制品制造业之后,年产值突破万亿元的第三个林业支柱产业。据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森林旅游游客量达13.9亿人次,占国内旅游人数比例约28%,创造社会综合产值11500亿元(人民币,下同)。森林旅游直接收入从2012年的618亿元增至2017年的1400亿元,年增长率保持在18%以上。森林旅游已成为中国民众特别是城镇居民常态化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
而来自国家林业局开展的森林旅游需求社会调查显示,公众的森林旅游偏好多样,“放松心情”成为主要出游动机。热衷于山地运动、森林养生的群体正快速壮大,甚至还有一部分民众开始对徒步穿越丛林、探险等表现出强烈兴趣,冰雪旅游成为北方地区森林旅游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与此同时,近年来,中国各类森林旅游地数量和接待能力显著增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沙漠公园等各类森林旅游地数量增加到9000余处。此外,森林旅游新业态百花齐放,森林旅游从观光旅游为主向观光旅游与森林体验、森林康养、休闲度假、研学旅行、山地运动、生态露营等多业态并重方向转变。
近年来“森林旅游”的发展,中国森林产业也在实现从“砍树”到“看树”、从“卖山头”到“卖生态”、从“卖木材”到“卖景观”、从“把林产品运出去”到“把城镇居民引进来”的历史性转变。 (文中数据和文字观点采集自中国新闻网、综合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