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3161|评论: 36

美学哲学著作《人类审美力批判》连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31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类审美力批判(1)

作者  邓顺天成

第一节  人类生活的旗帜(1)

     审美教育是人本教育关于教育的最后一大要务。但这“最后”只是一种逻辑上的安排,并不意味着审美教育的地位不重要。从某种程度上讲,审美教育比生存教育更重要,因为审美生活是人类生活的旗帜。
     作为一种智慧生物,人的全部生活,归结起来不外两个方面的价值欲求:一是保持生命的存在,即生存需要;二是追求生活事物的情趣,即审美需要。西方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关于人的基本需要的五个层次划分——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前两个层次实质上属于人的生存需要范畴,因为他们都是对人的生存的关注;后三者则属于审美需要层面,因为无论是爱,尊重,还是自我实现。都不过十人的精神对自己生活的一种审美体验——是人们对生活事物情趣的一种感悟,玩味和追求。事实上,马斯洛的划分只是一个关于人的需要的非完整分类,即属于一种例举型。这种划分只能使我们获得关于人的需要的若干碎片,而不能获得关于人的需要的完整形象。此后,有人沿着马斯洛的思路在其后加上了求知和审美二需要,并将审美需要列为人的需要的最高层次,也是这样一种碎片的收集。求知需要实质上可进一步分解为生存需要和审美需要两个方面,即是说,人们一方面是为生存而求知,因为人要凭智慧而生存;另一方面又为审美而求知:人的精神具有以求知为快乐的内在要求——人们在认识世界的活动中,会因发现了世界万物的“奥妙”而快乐。将审美需要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等相并列,则是一种对事物之间层次关系的混乱认识。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显然是由于人们对美的本质的认识不清。
      尽管人们到处都感觉到美的存在。并且从古以来也没有停止过对美的本质的探索,但至今仍然众说纷纭,莫哀一是。在西方,朱光潜在其《西方美学史》的“结束语”中,将从古代到近代有关美的本质的争论,概括为五种:(一)古典主义:美在物体形式;(二)新柏拉图主义和理性主义:美在完善;(三)英国经验主义:美感即快感,美即愉快;(四)德国古典美学:美在理性内容表现于感性形式;(五)俄国现实主义:美是生活。这些各种不同的观点,从哲学的基础看,大致不外客观论,主观论,或主客观统一论等几个方面。目前西方美学的各种流派,概括起来,也不出这三个方面:(一)主观论:是当前西方美学中的一种主要思潮。认为美的本质不在于事物的客观属性,而起因于心灵,在于鉴赏者的精神所发生的作用。因为美的根本问题在于“趣味”,趣味是可变的。这种观点的进一步发展是怀疑论,目前西方一些第一流的美学家,不少持有怀疑论的观点。(二)客观论:认为美在客观对象本身,只承认对美的感受需要主体,美的根源不在主体,即分清“什么是好的”,“什么是我喜欢的”这样两个不同的问题。客观论者有份不同主张:有的用效果肯定美的客观性,有的用比例,对称,和谐等来说明美的客观性。由于客观论者完全否定了人在审美中的能动作用,对一些问题如美的变异性等无法作出科学说明,走到了神秘主义路上。(三)关系论:主张美的本质存在于主客观之间的关系中。即认为美是人的机体和客观对象一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目前在西方,属关系论影响较大的是刘易斯的“潜能说”,认为客观事物的特质是作为价值原因的“潜能”而存在的,这种“潜能”只有和主体发生关系时才能表现出来,审美价值就是”一种对象的潜能在一个合格的观众那里创造出一种审美的反映“(转引自黄济:《教育哲学初稿》,82年7月版,第7章)。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105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8-1-31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8-1-31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8-1-31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是南充人或者在南充工作的人写的,就有点高大上喔。

 楼主| 发表于 2018-1-31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芦溪天美数码 发表于 2018-1-31 16:17
如果是南充人或者在南充工作的人写的,就有点高大上喔。

四川老乡

 楼主| 发表于 2018-1-31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摘自邓顺天成长篇教育哲学著作《人类主义教育原理》第七章《审美教育》。

发表于 2018-1-31 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2-1 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2-2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导读

西方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关于人的基本需要的五个层次划分——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前两个层次实质上属于人的生存需要范畴,因为他们都是对人的生存的关注;后三者则属于审美需要层面,因为无论是爱,尊重,还是自我实现。都不过十人的精神对自己生活的一种审美体验——是人们对生活事物情趣的一种感悟,玩味和追求。事实上,马斯洛的划分只是一个关于人的需要的非完整分类,即属于一种例举型。这种划分只能使我们获得关于人的需要的若干碎片,而不能获得关于人的需要的完整形象。

 楼主| 发表于 2018-2-5 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2-8 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学哲学著作《人类审美力批判》连载2-邓顺天成文化研究院-搜狐博客
http://dstc-1968.blog.sohu.com/324751295.html

 楼主| 发表于 2018-2-13 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2-14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导读

将审美需要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等相并列,则是一种对事物之间层次关系的混乱认识。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显然是由于人们对美的本质的认识不清。

发表于 2018-2-17 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读

 楼主| 发表于 2018-2-18 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3-3 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尽管人们到处都感觉到美的存在。并且从古以来也没有停止过对美的本质的探索,但至今仍然众说纷纭,莫哀一是。

发表于 2018-3-3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看看

 楼主| 发表于 2018-3-4 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3-9 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早上好!

 楼主| 发表于 2018-3-9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免费的精神盛宴,求捧个场。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