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智能手机的更新换代,外观好看、功能多样的手机,成为了主流通讯工具。但同时也为使用者带来了充电烦恼,大部分手机的电量都无法支撑一天。大容量充电宝不仅重,也不方便随身携带,而容量小的又无法满足正常使用,因此,共享充电宝受到青睐。然而,市民发现,共享充电宝虽然方便,但存在安全隐患。 共享充电宝方便但存隐患 近日,记者在内江某餐厅见到了商家提供的共享充电宝,与普通充电宝不同,这种充电宝的外观类似摆在桌面上的立式菜单。顾客手机电量快要用尽时,在餐厅的柜台交100元押金即可使用。 记者了解到,使用充电宝除了要交100元押金外,还需扫描二维码,每小时收费1元。 老板陈旭告诉记者:“盈利是小事,共享充电宝能在一定程度上给顾客留下好印象,让他们成为店里的回头客。” 共享充电宝带来方便的同时,也让消费者有所顾虑,那就是这种充电宝是否安全。 随着线上支付的不断发展,智能手机上大多绑定了银行卡,重要信息很可能在使用共享充电宝时被盗取。信息被盗取后进行恶意支付,有可能无法追责。考虑到这些因素,一些需要充电的市民也有些犹豫。 制作成本低容易被入侵 市民江志超使用共享充电宝时,就遇到过惊险的事情。他习惯在包里放一个充电宝,有一天因出门匆忙,忘记放进包里,下午需要充电时才发现没有带,只能临时使用餐厅的共享充电宝。 接上充电宝后,江志超的手机突然关机了,原以为是手机电量用尽后自动关机,插上充电宝应该能马上开机,所以没有太在意。 “过了一段时间还是开不了机,才觉得不对劲。”江志超马上拔除充电宝,手机顺利开机了。经过检查,江志超发现钱财没有损失,但着实把他吓到了,之后就不敢再使用共享充电宝了。 记者从电子产品维修人员尹涛处了解到,充电宝制作技术要求并不高,复制一个类似的充电装置很容易,在复制品中安装特殊装置,市民也无法辨别。此外,被多人用过的充电宝很有可能携带病毒,即便没有出现银行卡被盗刷的情况,但也容易影响手机内的数据。 尹涛说,虽然共享充电宝存安全隐患,但也无需望而生畏,平时使用时多加注意,就能避免不安全事故的发生。尹涛建议,ios系统的手机用户,使用共享充电宝时不要轻易点击“信任此电脑”选项,手机也可以正常充电;安卓用户可以在手机的设置中查看是否打开了“开发者模式”,如果已经打开,最好马上关闭,因为在这种模式下手机容易被入侵,在使用者不知情的情况下更改手机中的一些设置。(内江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