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注解是WXY998加的。
世纪铭
王有富(印)
日月经天 江河纬地 风雨沧桑 百年一中
世纪新开 勒石刻铭 邛都建昌 袭治汉武
山川形胜 毓秀钟灵 厚积薄发 蔚起人文
逮至光绪 胡守薇元① 研经明伦 始建书院
风雅渐开 文教滋蕃 此发其祥 彼继绵延
联中宁远 省中西康 女中高中 西昌一中
一脉承传 于今为盛 教泽宏施 辈出英才
华氏品章② 一代英杰 鏖战南京 血肉成城
浩然正气 直干苍穹 巾帼佑君③ 青年先锋
笑对匪徒 慨然赴死 莘莘学子 抚肩动容
其悲其壮 励我师生 扼腕墓道 仰止高山
修身养性 齐家治国 历任先贤 治校纲常
后继校长 殚精竭虑 与时俱进 革新理念
以人为本 陶冶道德 求活创新 启迪智慧
磨炼心志 报效国家 一言蔽之 教书育人
教不育人 其失也妄 教不求新 其失也庸
学不求活 其失也僵 新风瑰玮④ 谱写华章
首批省重 示范普教 济身国重 雄立三州
精神振奋 赶超一流 建国五旬 成绩斐然⑤
教学科研 累累硕果 惟昌有才 多出一中
八千英才 折桂蟾宫 清华北大 遴选百五
博士硕士 时代骄子 五百精英 峨冠博带
美哉盛矣 无逊先贤 放眼今日 气象万千
旧时破陋 新貌焕然 桃园芳菲 桂香盈圃
绿叶婆娑 掩映大道 碧草柔媚 点缀花坞
红旗飘飘 百年树人 书声朗朗 衣裾留香
素质教育 慧眼开启 科研兴校 睿智指引
名师荟萃 凌霄有志 发膏吐哺 润物无声
满园梓楠 新苗茁壮 沐浴清华 坐以春风
愿我师生 光大传承 励精图治 永铸辉煌
有道是:回首滚滚惊涛 行舟过后 添多少昂扬斗志
瞩目重重峻岭 奋步登时 赞无边烂漫春光
岁次乙酉年端午 发富撰文并书
有教无类
① 胡薇元(1850—1920?),字孝博,号诗舲、石林、壶庵,别号玉居士、七十二峰隐者。大兴(今北京)人,祖籍山阴(今浙江绍兴)。光绪三年(1877年)丁丑科三甲进士。累官西昌、华阳等知县。工诗,善书。
② 华品章(1902—1937),出生在西昌县(西昌市)西乡乡一户农家,毕业于西昌宁远联合中学。为了追随孙中山先生“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新三民主义,于 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五期炮兵科,毕业后被分配到国民革命军任排长,参加了北伐战争,历次战役中,作战勇敢,军纪严明,晋升为连长、营长、团长,后升任为72军88师262旅上校副旅长。1937年12月,日军大举进攻南京262旅奉命守卫雨花台,华晶章与该旅高旅长身先士卒,奋勇杀敌,雨花台血战三日,歼灭大量敌军,鏖战至12月12日,全旅3000余官兵最后全部壮烈殉国,华品章时年仅36岁。国民党政府1939年颁抚恤令,追授华品章为陆军少将。
③ 丁佑君,(1931.9.27~1950.9.19),女,别名丁一之,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瓦窑沱村人。出生于一个盐商的家庭。早年曾在五通桥民彝小学和私立高小读书。1944年考入五通桥通材中学(今五通桥中学)。1947年初中毕业后离开家乡前往成都,考入成都市立女子中学(现成都市第六中学)。1950年1月在哥哥的鼓励下,瞒着父母考入西康人民革命干部学校。学习结业时被评为学习模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5月下旬被分配到西昌工作,先任西昌市县立女子中学军代表,1950年5月下旬被分配到西昌工作,先任西昌市县立女子中学军代表。1950年9月17日她到乡下裕隆镇征粮,盐中区土匪发动反革命暴乱,不幸被土匪绑架。土匪们进行了百般摧残,始终不能使她屈服,最后英勇牺牲,时年仅19岁。
④ 瑰玮(guīwěi)(品质)奇特。(文采)华丽。
⑤ 斐然 :(fěi rán) 〈书〉①有文采的样子:~成章。②显著:成绩~ㄧ~可观。
⑥ 上文是2006年3月4日,以家长身份,参加孩子在读学校西昌一中家长会议时,在其班级教学校楼前的操场边上的大理石墙壁上抄录下来的。2009年6月7日,录入于此。
同时,同样的事还有,学生班级的黑板上方的警示语:
INTO N.O1 MIDDLE SCHOOL WITH PRIDE,TO THE FUTURE WITH CONFIDENCE
(译文:自豪地走进一中,自信地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