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是一份上海外卖!”
8日晚,我们的朋友圈被这份“上海外卖”刷屏了。
收到外卖的是四川省遂宁市的一位医生,点外卖的是在上海的一位李女士。
当(8)日中午,李女士通过某外卖平台为遂宁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曹霖医生点了一份外卖,希望借此表达自己迟到4年的一声“谢谢”。
这是一份“延迟”4年的午餐外卖
8日上午11时许,重症医学科的曹霖医生把一名2次入驻ICU的重症患者转回了普通病房。
看着躺在病床上安静休息的患者和监护仪上跳动的数据,他很清楚,虽然此时一切都显示病员已经成功转出ICU,但在普通病房的后续治疗依然需要如履薄冰的慎重。向家属交代了注意事项后,他与普通病房医师完成了工作交接,至此,曹霖紧绷的神经稍微放松了一些。
现在他已经连续工作了10多个小时,在重症监护室来说,这样的工作状态很寻常。
刚刚回到办公室
同事刘映就对他喊道:
“曹霖,你的外卖到了哦!”
曹霖感觉到刘映的语气似乎与平日里有些不同,他下意识看了看手机,这才12点不到,平时都没这么早点饭的呀,况且他也不记得今天已经点了外卖。
刘映似乎早就预料到了他的诧异,说到:“ 这是一个家属为你点的哦,外卖小哥还特意问了我们这是不是有个叫曹霖的医师。”
快递小哥送来的时候,特意说明了订餐情况。 由于订餐者显示的地址及电话是上海,外卖骑手害怕送错了地方,已经进行了核实。
曹霖的同事在收到这份“上海外卖”后,拨打了订餐者的电话, 了解到这是曹霖曾经医治过的一名患者的女儿特意为他点的午餐。
“受宠若惊”的曹霖开始仔细回忆4年前的患者和李女士,但是由于每天救治的病人太多且时间久远,他已经无法想起当时的情景。
一份外卖无限温情
从订餐者李女士口中,我们了解到这是一份被“延迟”了4年的心意!
4年前,李女士的父亲曾在遂宁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就医,虽然李女士的父亲最终因病去世,但曹医生的认真负责以及对病人的关心和细致让李女士一家非常感动,并且记忆深刻。
4年了,李女士和家人逐渐走出了失亲的悲痛,伴着对父亲的思念逾恒,一个4年前就曾经浮现的想法在李女士的心中越来越清晰,成为一个必须要实现的“心愿”。
这不是外卖,这是一份珍贵的情谊!
为了感谢病人家属千里之外送来的温暖,曹霖拿起手机给外卖单上的电话发送了短信: 非常感谢你帮我叫的面。
9日下午,记者拨通了李女士的电话, 李女士给记者讲述了4年前的故事。
“要说感谢的应该是我,这句感谢我晚了4年,曹医生是一个非常好的医生,不仅有医德更有责任心。”
当时由于父亲病重,李女士的心中充满了恐惧。有一天,曹医生下班了看到李女士站在病房门口十分焦急,便询问有什么事。李女士一直都记得那一天曹医生已经非常疲惫,但听说希望了解病人情况后,他又像打了鸡血一样,给李女士及家人分析病情,积极沟通。
虽然医护人员全力救治,但仍未能挽回李女士父亲的生命,面对家庭的变故让李女士来不及对曹医生说一句感谢。
清明节前夕,李女士在回忆父亲的时候再次想起了曹医生,于是她通过医院官方网站进行了搜索,终于让李女士有机会借助一份小小的外卖表达一份感谢。
“我知道他们经常顾不上吃饭,或者吃着就又开始忙,所以我希望通过定一份外卖送到他手中,谢谢他4年前对我们家人的用心。”李女士说。
“你若性命相托,我必不离不弃”
李女士一直说这是一份未了心愿,为的是弥补当年没有好好对医生说上一句“谢谢”的遗憾。这份迟到4年的外卖更是一句迟到4年的道谢。
当医生真正对患者付出关心和爱心,才能得到患者的全心信赖和认可。如果医术是向疾病作战的利剑,那么医患间的互信和互敬无疑就是捍卫健康的盾牌,唯有精湛的医术医德和医患的共同协作,才能更好战胜疾病、促进医学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