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者说:作者这篇文章成文较早。玉溪河工程被称为四川的红旗渠,作者的文章提出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整理和研究玉溪河灌渠修建史、总结提炼所反映出的精神,对于鼓舞斗志、提升政治站位很有必要。建议对这段历史进行整理研究,总结提炼建设为精神,在天台山适当位置建渠史陈列馆、将天台山段灌渠作为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开发关于灌渠建设精神的课程。
值得深思
玉溪河灌渠修建回顾与当代价值的思考
作者 颜伟
玉溪河引水工程,是岷江青衣江支流的大型水利工程。枢纽工程是在芦山县的金鸡峡出口下游拦河筑坝,开凿正西山隧洞、天台山隧洞,沿天台山麓修砌太和干渠,控灌芦山、名山、蒲江、邛崃四县的山丘农耕地86.6万亩,其中邛崃41.86万亩。工程于1969年11月正式动工,1977年完工,投劳2120.24万工日,占三县总投劳4465万工日的47.49%,群众自筹或投劳折资2288.21万元。在施工中,民工因公伤残417人,因公死亡45人。
玉溪河灌渠工程是在当时缺乏先进大型设备、交通不便、技术不高、地形复杂的情况下建成的一项规模宏大的工程,邛崃40余万亩土地成了水旱从人、物产丰富的稻米之乡,展现了“崃山儿女多奇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精神,工程完工后,彻底改变了“有女不嫁五面山,十年就有九年干”的面貌。为邛崃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整理和研究玉溪河灌渠修建史、总结提炼所反映出的精神,对于鼓舞斗志、提升政治站位很有必要。建议对这段历史进行整理研究,总结提炼建设为精神,在天台山适当位置建渠史陈列馆、将天台山段灌渠作为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开发关于灌渠建设精神的课程。
一是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精神。灌渠经过了充分的论证,是在大量的探索、实地走访查看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的可行性的结论。据记载,民国35年(1946年),即有人提议修建,并进行了实地勘测。1950年邛崃、大邑县的水利代表在川西行署召开的都江堰堰工会议上提出:“请拨款专修沟引玉玺河余水,以利邛、大农田增产保丰收。”1958年后,省水利厅多次派规划队勘测规划。1968年12月20日,国务院水利电力部批准修建。该工程为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省规划修建的四大水利工程之一。工程由受益各县分段包干,于1969年11月正式动工。从设想、查勘、规划设计到动工,历时21年。尤其在1950年新中国刚解放,百废待新,就在为邛蒲大的人民生息作长远考虑,做千秋伟业。
二是深谋远虑,人民致上的精神。新中国成立前,仁人志士看到了玉溪河的价值,有着水旱从人的理想,但国难当头,民不聊生,实现这一梦想等于是天方夜谭。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即着手开始这项伟大的工程准备。历时9年的浩大工程解决了邛崃、蒲江、名山三县(区市)41.86万亩的农田和几十万人的饮水。五面山人民从此结束了“有女不嫁五面山,十年就有九年干”的历史。
三是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精神。其中的正西山隧洞施工难度大:一是山主峰下的连续隧道长3000余米,只有进出口两个作业面,后在西麓开共长526.4米的3个支洞扩大作业面;二是地质状况复杂,多种岩层交替,穿越3条断裂带,塌方严重;三是裂隙水多,施工难度大;四是进尺愈深,呼吸困难,且时存爆炸危险。崃山儿女克服重重困难,发扬“向天台山开战”的豪迈气概,运用“苦干加巧干”的聪明智慧,历时4年完成,隧洞建成后,技术检查合格,放水多年,未发现裂缝、变型。实属不易。
四是乐观包容、浪漫向上的精神。邛崃按规划承担完成主体工程拦河大坝、正西山隧洞、太和干渠(一段)三大项目及其他附属工程,占玉溪河主体工程总投劳的50.5%。工程量大、技术难度强、设备陈旧,随时有牺牲生命的危险。但邛崃人在加班加点辛勤劳动之余,也不忘来点“诗和远方”:“一道长虹架南北、风流人物看今朝”,“玉溪潺潺莺燕舞、天台处处变新颜”。把渡漕比喻为长虹、把水闸赋与幸福之名,反映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而美好生活的创造者正是今朝的风流人物,在他们的努力下,天台处处改变了模样。在拦河大坝处有一幅对联“霁雾初开灵猴戏语随风去,夕阳斜照玉溪金波逐浪来”。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
机制、人才、金融,如同细密如织的神经网络和血管,不断滋养着中国的钢筋铁骨,这是制造重器的另一种重器——中国独有的制度沃土,正汇聚起最持久、最深层的创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