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遵守规矩”,胜过千万个警示牌
------
前两天,一条新闻引发热议:老人景区爬树偷摘杨梅坠亡,家属称树太好爬索赔60万元。法院最终判景区担责5%,赔偿4.5万元。
法院判决结果让我无比凌乱。你偷我的东西摔死了,我没找你赔果子和树就不错了,你还能成功勒索我一笔钱?那下次如果有人在景区排队中暑或猝死,是要告景区没通知带遮阳伞,还是告后羿没把太阳全射了!
其次,景区怎么告知危险?是给每个游客配备一个保安,还是景区所有地方都立一个警示牌?是不是每个荔枝上也要贴警示标签“内有果核,小心噎死!”如果这样做的话,还有人愿意去景区玩吗?更何况,就算安全防护十分到位,就能避免这样的悲剧了吗?
或许有帮助,但永远杜绝不了悲剧发生。因为再密集的警示提醒,再周到的安防措施,再专业的医护人员,也救不了一个不守规矩的人。
这些年,我们因为不守规矩而付出的代价还不够惨痛吗?
比如就在前段时间,成灌高速一车辆错过出口倒车,遭后方货车追尾,这样高速上倒车逆行的例子比比皆是。还有前年,一名女子在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不顾规则在野兽区下车,瞬间就被老虎拖走,其母救女却被另一只老虎袭击,当场毙命。
这些接连不断发生的悲剧,都在提醒着我们“规矩”这两个字有多重要。可惜,直到今天,漠视规矩逃票、不知死活攀登高危且未开发山峰的大有人在。
“没事儿,探险我们是专业的,就没有我们征服不了的山峰!”“没事儿,管它红灯绿灯呢,车不敢撞我!”……我们总是心存侥幸,觉得死亡离我们很远,又或者看到大家都在违反规则也都没什么事儿,所以就坚信自己也没那么倒霉,于是就把规矩定为“无用”。如果曾因多次违反规则而得利或者侥幸生存了,就更加肆无忌惮。
可是,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呢?漠视规则就等同于亲手把自己推入危险地带。是侥幸省了几百元票钱,还是不幸多交了几千元罚款?是侥幸节约了几分钟时间,还是不幸提前到阎王爷那报到几十年?全都听天由命了。
记住!每个人心里的那句“遵守规矩”,比别人无数句“请勿、禁止”有用的多。有些错是没有回头的余地的,栽进去就是坟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