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一个抢收、抢种的“双抢”时节,既要收获上年播种的小春作物,更要栽播当年大春粮食,从早到晚见到的都是忙碌的身影。挥汉如雨的父辈丶拾穗的儿童、晒场上联架翻转的吱吱声丶碾子滚动的咕噜声丶耕夫的吆喝声、栽秧歌、人们相互间的嘻骂声交置在一起……“大战红五月”是上世纪六丶七十年代农村最具挑战的词语。尘封许久的儿时记忆,一幕幕展现。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社会生产力得以解放。农村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梦想。粮食产量成倍正长,农业丶农村、农民呈现新景象,这时期的五月,夏粮丰收,秋粮抢种,亲帮亲、戚援戚,户户自愿互助,五月的每一天犹如过大年,家家户户收获着喜悦,栽播着希望,品偿着美食,豪饮着好酒。
隨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大批的农民背井离乡,向各行各业进军,他们用行动书写出“农民工”、“农民企业家”……等一批新词,朴实、勤恳、勇敢是他们的真实写照。农村的五月,留给了“386061部队”,妇女丶老人、儿童成为这阶段农村、农业、农民的主要承担者和构成者。农业科技化、集约化、机械化,智能化、产业化、工厂化……势在必行,山区农业尤显迫切。
“三权分置”是現今农村最利好的政策,
“回乡创业”是政府的号召,也是社会的呼唤。
广阔农村大有作为!
以此,回敬关注本帖的朋友们及关心、关注“三农”的社会各界人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