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四君子之一,竹还有着“岁寒三友”的美誉,在中国传统文化意义上,竹的象征寓意极为丰富,因其四季常青、空心坚挺,被视为顽强生命的象征,以及宁折不弯、虚怀若谷的品格象征。古往今来,人们对竹的赞美尤其多,它的正直清高、清秀俊逸也正是中国文人的人格追求。接下来,小编就带大家一起赏李传波先生笔下的国画竹子!
【精品】启功大弟子李传波新品红竹画《竹· 苏轼》【作品来源:易从网】
李传波先生,1990-1998年曾拜师于爱新觉罗启功先生门下凭借着对中国书画艺术的崇高追求与深刻理解,在继承发展创新中,独创一派。笔墨功底精深、大气,潇洒,赋予了新的理念、特点,反映了新时代生活的内容,充分体现了他的中国画艺术神、魂、新、美之崇高境界。尤以画竹著称,名扬天下。被誉为当代一位难能可贵能书、能画的书画艺术家。
李传波红竹画《令狐相公见示赠竹二十韵仍命继和》【作品来源:易从网】
刘禹锡在《令狐相公见示赠竹二十韵,仍命继和》中亦以竹比喻君子胸襟:"峻节可临戎,虚心宜待士。"意思就是那中空的竹心恰如礼贤下士的谦虚襟怀。
此幅国画竹子作品,画家以细腻的笔墨将三两枝从石缝中挺然站立,遇风不倒,瘦劲却坚韧的竹子呈现在观者眼前。传波先生借竹抒发了自己洒脱、豁达的胸臆,表达了勇敢面对现实,绝不屈服于挫折的人品,竹子被人格化了,此时,“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
收藏必升值 李传波最新力作红竹画《池上竹》【作品来源:易从网】
李传波画竹,在学习古人的基础之上,更注重实景观察与写生。对于所钟爱的竹子,他往往不遗余力地以不同视角进行拍摄。这些照片犹如一幅幅隽美而永久的图画:清澈的溪流边,茂密的竹林、坚韧的竹节、葱翠的竹叶,使人仿佛听到萧萧竹声,低婉虫鸣。
【启功传人】李传波新品绿竹画《咏竹》【作品来源:易从网】
观竹、爱竹,在这样的诗情画意中,李传波用他对竹子的款款深情,进行了大量创作,比如此幅绿竹作品,简约明快、清新不俗,一枝一叶,不论丛竹单枝,都富有变化之妙,如竹之高低错落,浓淡枯荣,点染挥毫,可见是先生的构思与熟练技巧的巧妙结合。
收藏必选 李传波绿竹画《咏竹》【作品来源:易从网】
李传波先生的国画竹子作品,可以让人看到竹子的枝叶在风中纵横披离、摇曳多姿的自然形态。用笔潇洒苍润,墨色清新,严谨自然,劲挺有骨,悉尽笔墨之能事,清润之气扑人眉睫。有条不紊地表现出竹子在清风中飘举摇曳的情状,尤其叶梢提笔一转,将风竹潇洒婆娑尽现纸上。
高风亮节的君子之风 李传波最新墨竹画《西湖泛舟入灵隐寺》【作品来源:易从网】
此作品为李传波老师一幅墨竹图,坚劲挺拔,气势冲霄,身躯虽纤弱,却不为劲风所摧,始终坚韧挺拔,傲然直立。竹,风骨也。君子,天行健,以自强不息。君子如竹,精神硬如磐石,脊梁不屈如山脊。坚韧不拔,是不屈服,也是坚持。
李传波绿竹作品合影
从放下开始,细数拥有,多不乱,少不忧,以君子之姿践行澹泊人生,亦是君子慎独的修行之一。
李传波:号东山墨人,现为香港文联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影视研修学院客座教授,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理事,国窖1573品牌战略顾问,北京轩易德书画院副院长。
哲人指点江山,儒者漫写梅竹。李传波老师虽已年过五十,然对待艺术仍孜孜不倦,他正是这样无数次对竹的点、线、墨、色的不同处理,用其独特的绘画语言表现竹子的清雅、淡泊、刚正、苍劲、坚毅、洒脱、虚怀、古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