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8日,经国务院同意,西昌市收到了国家住建部《关于邛海—螺髻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函》,原则同意了该总规的设计方案。 从2006年到2018年,为时12年,《邛海—螺髻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8—2035年)》终于尘埃落定。 明确的目标:著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如果你有幸从空中俯瞰过邛海及其周边地区,就会发现属于《邛海—螺髻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8—2035年)》框架内的地区,用线条勾勒出来后竖着看,犹如一个强壮的篮球运动员奔跑跳跃准备投篮的身影。其举手投足间彰显的力度,犹如西昌市委、市政府誓要保护邛海—螺髻山风景名胜区可持续发展的决心和态度。 规划的总体目的和目标非常明确—— 牢固树立和践行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通过对邛海—螺髻山风景名胜区生态和风景环境科学、系统的保护、培育,游赏路线的合理安排,游览配套设施的合理建设,达到保护—开发利用—管理三环节的良性循环。力争把邛海—螺髻山创建成为从风景质量、保护水平、管理水平、游赏组织到游览设施水平、居民社会发展,均达到一流水准的著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邛海—螺髻山风景名胜区涵盖了西昌市、德昌县、普格县和昭觉县三县一市的行政区域,共计1128.1平方公里。核心景区包括邛海湖水源一级、二级水域保护,泸山景区泸山文物区相关区域,土林景区土林景观集中区,螺髻山主要自然景观分布区。 风景区内以古冰川遗迹、大型湖泊湿地、民族风情为特色,集自然与文化景观保护、生态观光、科研科普、风情体验、休闲度假为一体。景观由2大类6中类22小类构成,主要景点85个。其中,自然景点56个,人文景点29个。该规划期限为2018—2035年,规划近期2018—2025年。 景区在总体规划框架范围内又分片编制了《邛海西岸控制性详规》《邛海北岸控制性详规》《泸山东坡控制性详规》《邛海南岸北庙村区域详细规划》,构成了较为完善的规划指导管理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