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408|评论: 0

[教育天地] 秋天来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8-7 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秋天来啦#】
      今天21时31分,立秋至。
      ①立秋,秋季第一个节气,暑去凉来,禾谷成熟,是收获的季节;
      ②立秋虽至,暑气难消,往往到9月下旬才会凉快下来;
      ③立秋之日,民间素有“贴秋膘”“啃秋”的习俗;
      ④“秋后有一伏”,防暑热依然必不可少!
      春的努力,夏的汗水,一起迎接秋的收获吧!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每年8月8日前后进入立秋,这是隶属秋季的第一个节气。古人概括的立秋物候是: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气有节,风有度,从小暑的"温风至",到立秋的"凉风至",季风气候中的人们首先从风中阅读时令。
     从立秋到处暑,正是夏九九中,由"六九五十四,乘凉入佛寺"到"七九六十三,夜眠寻被单"的过渡阶段。北方的炎热天气盛极而衰,人们常常能够率先体验到立秋前后天气的差异,由潮热到干爽的转变。
     在南方,人们说:"小暑大暑不是暑,立秋处暑正当暑。"前半句略显夸张,但后半句确是实情。"赫赫炎炎,烈烈晖晖"的日子远未结束。在北方,秋老虎大多是圈养的。在南方,秋老虎却是越来越难以驯服的野生动物。
     但即使在南方,立秋前后人们也总能从细微之处捕捉到秋天将至的一点征兆,仿佛是秋天正式播出前的"带妆彩排",小规模预演。
梧桐满院绿荫连,引得新凉到枕边。
细雨斜风几番过,预先十日作秋天。
     人们往往会有这样的感触,春暖之后没多久,炎热的天气便尾随而至。但长夏之后,秋凉却是缓缓地甚至"偷偷地"降临。可谓轰然入夏,悠然入秋。
     立秋时的天气应当是什么样的呢?关于立秋时的天气,有人希望下雨,有人希望晴天,这与作物的类别及其生长期相关。立秋时临近收割的作物,人们希望晴暖天气加速黄熟。如果立秋时尚在生长的作物,人们希望能有充足的雨露滋润。
     谚语说:"立秋无雨甚堪忧,万物从来一半收。处暑若逢天下雨,纵然结果也难留。立秋下雨人欢乐,处暑下雨万人愁。"例如,南方的水稻,在立秋时,正是"长身体"的阶段,要用充沛的雨水喂饱它。在处暑时,水稻陆续抽穗、扬花、结实,如果连绵阴雨,花粉被浇落,便会影响收成,而且很容易腐烂。
     古人有"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的说法。对于立秋的农历时间,古人认为"七月立秋慢悠悠,六月立秋快加油",即如果立秋在农历七月,秋收问题不大;如果在农历六月,就要更勤快、更努力了。
     农耕社会,人们十分重视立秋这个时令节点的物候和农事意义,因为人们觉得它关乎年景。

在很多人眼里,立秋有点像是一张“空头支票”,名字挺凉快,但天气依然很热。古代的所谓“秋”与现代用气温衡量的“秋”有些不一样,它只要暑热盛极而衰,平均气温开始下降,就算是秋天来临的标志。对于大多数地方而言,“立秋不立秋,还有一个月的好热头。”所以人们把立秋后的炎热称为“秋老虎”。
立秋·诗词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Ljib4So7yuWhlwh8o6uWwYALMUKbpC2tTXK4J9YOpQiaE8D7TNcb0exWmbFn65netJCUModzEzAnNOcqTl8EpfAg/640?wx_fmt=png
立秋日登乐游园
[唐]白居易
独行独语曲江头,回马迟迟上乐游。
萧飒凉风与衰鬓,谁教计会一时秋。

立秋
[唐]刘言史
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立秋二绝之一
[宋]范成大
三伏熏蒸四大愁,暑中方信此生浮。
岁华过半休惆怅,且对西风贺立秋。

立秋日闻蝉
[宋]杨万里
老火薰人欲破头,唤秋不到得人愁。
夜来一雨将秋至,今晚蝉声始报秋。

立秋
[宋]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色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Ljib4So7yuWhlwh8o6uWwYALMUKbpC2tTw3B9wq34wAy7dNoyxG0ftsk87OohpFmiaF3tNmn2kibtIhJH8rpj05Ng/640?wx_fmt=png
立秋·习俗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Ljib4So7yuWhlwh8o6uWwYALMUKbpC2tTXK4J9YOpQiaE8D7TNcb0exWmbFn65netJCUModzEzAnNOcqTl8EpfAg/640?wx_fmt=png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立秋作为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是我国重要的岁时节日。早在3000年前,古人就有“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的仪式。至今,不少习俗仍在流传。
贴秋膘

“立秋”这一天民间素有“贴秋膘”一说 ,但“贴秋膘”要适度。伏天人们胃口普遍较差,食欲不振,不少人会瘦一些,因此有了“贴秋膘”的习俗。专家提醒,适当的“贴秋膘”有益于恢复体力,但是若贴补过分,相对运动不足,消耗热量过低,则易导致“秋胖”。
啃秋

“啃秋”,也称“咬秋”,在立秋这天吃西瓜、香瓜或桃,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立秋当日买个西瓜回家,全家围着啃,就是啃秋了。

喝秋水

由于夏季流汗较多,人们会在立秋这一天全家人喝一杯立秋水,寓意消积暑,免秋来腹泻、闹肚子。
晒秋

立秋时节,田间地头处处可见人们“秋忙”的身影,农家小院晒满了玉米、辣椒、大豆等农作物,呈现出诗一般的“晒秋”景象。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