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深度贫困县人才振兴工程,我省确定从今年起实施深度贫困县千名紧缺专业人才培养行动。8月9日,记者从省人才办获悉,今年培养对象名单已出炉,将有400名深度贫困县的专业技术骨干,分两批选派到中央在川、省属及内地发达地区的企事业单位进行研修培养。(2018年08月11日四川日报)
众所周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长期坚持,更需要重视人才培养,否则就没有近路可走。为贯彻落实深度贫困县人才振兴工程,四川省确定从今年起实施深度贫困县千名紧缺专业人才培养行动。今年培养对象名单已出炉,将有400名深度贫困县的专业技术骨干,分两批选派到中央在川、省属及内地发达地区的企事业单位进行研修培养。这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深度贫困地区的深切关怀,进一步坚定了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必胜决心。
在笔者看来,实施深度贫困县千名紧缺专业人才培养行动就是要为深度贫困地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一方面要充分发挥部门和人才优势,靶向对症,变“输血扶贫”为“造血扶贫”,通过人才、科技帮扶,助力贫困地区脱贫摘帽;另一方面要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主动深入到基层、深入到贫困地区,主动了解基层实情,贴近群众,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通过参与脱贫攻坚工作实践增长阅历、积累经验、开阔思路,增加理论与实践的对接与磨合,充分发挥好各类人才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其实,就今年的专业人才培养行动而言,四川省将围绕深度贫困县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在开展专业人才全员培训的基础上,以中、高级专业技术骨干为重点,以提高创新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为目的,着重培养一批深度贫困地区发展急需的“明日之星”,为深度贫困地区打造一支留得住、能战斗、带不走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具体而言就是要瞄准深度贫困县教育卫生、农业林业、旅游文化、规划建设、水利水电、生态环保、金融会计、电子商务、工业经济等领域,培养紧缺专业人才。一个地方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强力支撑与智力保障,无论是经济人才还是管理人才、科技人才还是教育人才,都是地方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正因为此,四川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特别重视人才培养,针对乐山市、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下辖的45个深度贫困县的实际,启动了深贫县“明日之星”培养行动,从深度贫困县选拔400名左右专业技术骨干进行研修培养,切实解决深度贫困县在教育卫生、农业林业、旅游文化、规划建设、水利水电、生态环保、金融会计、电子商务、工业经济等方面的紧缺专业人才。
从中,笔者不难看出,实施深度贫困县千名紧缺专业人才培养行动,目标更明确、措施更得力,既能为深度贫困县乡土人才“充电”,也从根本上解决了脱贫攻坚人才短板。笔者建议,全省各地要紧紧围绕“到2020年,全面消除绝对贫困”的总体目标和开展紧缺专业人才培养行动具体要求,积极探索脱贫攻坚人才培养机制,精准实施“人才+脱贫”培养计划,认真落实深度贫困地区急需紧缺人才选拔培育实施计划,着力培养引进一批教育、卫生、农技、文化、旅游等专业技术人才,助力脱贫攻坚,为全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当前,四川和全国一样,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决战决胜最关键的时刻,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向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发起总攻,必须认真贯彻落实深度贫困县人才振兴工程,加大深度贫困县紧缺专业人才培养,从根本上破解深度贫困县人才瓶颈制约。正因如此,笔者认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必须重视人才培养行动。唯有如此,才能为深度贫困地区打造留得住、能战斗、带不走的高层次人才队伍,更好地发挥各类人才在脱贫攻坚中的助推作用,也能更加有力地夯实脱贫攻坚智力基础,实施扶贫与扶智的有机结合,切实增强脱贫攻坚内生动力,让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留在农村、发展农业,从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一言以蔽之,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必须重视人才培养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