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975|评论: 0

三次蝶变 以偶为荣川北大木偶的前世今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8-24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年2月, 在韩国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 两名“熊猫队长”向世界发出中国的邀请。这两名“熊猫队长”,凝聚着川北大木偶制作团队的心血和才智。近年来,蜚声国际舞台的川北大木偶,再次以华美和荣耀的姿态,将传承300余年的民间文艺形式,展示在世界顶级舞台之上。

  8月23日晚,四川南充,两名“熊猫队长”荣归故乡,作为川北大木偶的又一经典造型,将永载史册。它们又一次撩开了家乡人记忆的面纱,再现川北大木偶令人惊叹的三次蝶变历程。

  首次蝶变 乡村班子进京献演

  300年前, 仪陇县石佛乡有一个以玩大木 偶 戏 闻 名 的 家族——李家班。早在明清时期,身为一家乡村大木偶戏班佣工的李氏祖辈李约之,从侯姓老板手里买下全团所有的大木偶。1914年,李约之带着几个儿子,创立福祥班。

  福祥班一直活跃在川北农村一带, 为村民春祈秋报和红白喜事应约表演。那时,川北大木偶还没有专门的剧本创作, 表演内容主要来自川剧折子戏里的片断和民俗故事的临摹。 而大木偶数量有限, 脸部为整体雕刻, 人物多属类型化造型, 道具原始而古朴。尽管如此,这种产于田垄地间的艺术形式,以其浓厚的亲近感,深受乡民欢迎。“看大木偶喽!”常常一声吆喝,正在田间地头劳作的人们,就会放下农活,赶到表演场地忘情观看。那时候,虽然道具有限、剧目单一,但演员们精湛又时有变化的演技,是乡民对常看常新、百看不厌的主要原因之一。

  福祥班行走于村落和集镇之间, 足迹遍布川北各地。 在这片民间文艺土壤厚重的土地上, 福祥班家传数代。李泗元,川北大木偶第四代传承人,8岁学戏,一生都与大木偶相伴,如今已是83岁高龄, 依然能一个人举着大木偶,表演穿衣、变脸等绝活。

  川北大木偶, 在新中国成立后迎来第一次蝶变。当时,仪陇县成立大木偶剧团。上世纪50年代,川北大木偶作为乡土艺术的代表进京演出,受到朱德、邓小平两个四川老乡的好评。之后,苏联戏剧家奥布拉兹佐夫多次观赏川北大木偶演出, 并在他的戏剧理论著作中, 用专门的篇幅对川北大木偶戏详加叙述和赞赏,认为其是“世界罕见的木偶艺术”“中国民间艺术的冠冕”。

  二次蝶变 表演和制作双创新

  时代的发展变化日新月异, 农村社会的深刻变革, 极大影响着川北大木偶的命运。随着城市化、工业化推进, 务工大潮兴起, 一些优秀演员开始流失, 川北大木偶的生存市场在逐渐收缩, 甚至面临着生存危机。

  这时候, 大木偶剧团的两个老前辈发挥了关键作用。 一个是李家班传人李泗元, 一个是制造师李发海。 他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 集合时代特点,博采众议,对川北大木偶进行与时俱进的改造。

  李泗元介绍,以前川北大木偶没有双手和背部, 颈部不能转动, 就是十字架上装一个头, 再披一件衣服,造型差强人意。经过研究, 李发海放弃密度较大的水麻柳木质, 改用质轻的油桐木制造大木偶。 后来,他又改用环氧树脂,使大木偶不仅轻巧灵活,而且制作省时省力。

  为了让大木偶活灵活现、惟妙惟肖,李发海先是让它的五官动起来了——睛珠流转、嘴巴张闭,鼻子和耳朵能像真人那样做出相应动作,然后在大木偶颈部装了一个制动机关,使其头颈能像人一样转动。

  此外,大木偶有一个和真人大小的身体,套在铁环支架上,穿上衣服与真实的人体大为近似。以往的大木偶僵直无腰,即使是最好的表演家,也难以把它演活。李发海通过杠杆原理,制作了一个能让木偶弯腰的机械,从此木偶的腰也活动自如。

  大木偶在制作上的创新,很快给表演创新带来无数潜力。李泗元告诉记者,大木偶变脸、吐火、穿衣服等高难度复杂动作的出现,无一不是以制作创新为前提的。

  三次蝶变 大剧化市场化并进

  从仪陇搬至南充,大木偶剧院逐渐升级为市属事业单位, 剧团如今更名为四川省(南充)大木偶剧院。 川北大木偶的第三次蝶变, 就是大剧化和市场化齐头并进。

  要想走出南充、 走出四川,走向全国、走向全球,川北大木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独立性——抛弃借用川剧折子戏内容等传统做法,独立创作剧本;其次要从戏剧化的表演方式向歌舞化的表演方式转变。为此,女导演龙立孝排出大型木偶歌舞剧《玉莲花》,让川北大木偶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一炮而红。这些年来, 川北大木偶坚持走大剧化的路子,诞生了许多经典剧目,如《秀长绸》《桃花韵》《彩蝶的神话》《龙门传说》《千里共婵娟》等,并收获了众多国际国内大奖。

  川北大木偶终于走向世界, 问鼎世界木偶艺术殿堂之顶。 川北大木偶因此成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南充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木偶联会确定为“国际木偶艺术周”主办地,每三年举办一届艺术周,目前已成功举办两届。

  川北大木偶取得的瞩目成就,为其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在全国非遗剧种发展并不均衡的情况下,大木偶剧院领导班子决定,借助方兴未艾的旅游资源,采取景区驻场演出的模式,打开新的市场。于是,川北大木偶入驻峨眉山,创作了《灵秀峨眉》和《圣象峨眉》两台综艺节目,曾被中国文化旅游协会评为全国十大精品旅游节目。

  三次蝶变, 以偶为荣。川北大木偶的发展历经变迁,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也是一定历史时期的真实写照。相信经历了多元化发展及经营模式转变,相信通过众多木偶艺术家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川北大木偶在传承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顺。

  历年殊荣

  2012年, 第21届国际木偶联会大会暨国际木偶节南充主题会场举办,川北大木偶加入国际木联,进一步提升了国际影响力;2014年、2017年, 举行首届南充国际木偶艺术周和第二届南充国际木偶艺术周,之后,艺术周将每三年举办一届,能有力推动南充文化传承、开放合作和对外交流。

  这些年来,多个川北大木偶经典剧目亮相国内外舞台,获得各种大奖。2016年,《千里共婵娟》亮相央视中秋晚会;2015年,《龙门传说》在“金狮奖·第四届全国木偶皮影剧(节)目展演”上斩获最佳剧目奖等4项大奖;2012年,《彩蝶的神话》获第21届国际木偶皮影艺术节优秀剧目奖;2018年2月,川北大木偶以俏皮可爱的“熊猫队长”形象,亮相韩国平昌冬奥会闭幕式,再次享誉全球。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