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8161|评论: 49

[草根·播报] 营山有客家人聚居村落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9-12 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客家人在四川广泛分布,朱德就是仪陇的客家人,不晓得营山有客家人吗?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65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8-9-12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增产有

2018年优秀网友 2019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4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8-9-12 20:58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2018年优秀网友 2019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4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8-9-12 21:09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年前,认识一位增产的朋友!他给我说,他们有个风俗,就是老人去逝后,装在坛子里,第二年,把老人的尸骨取出来,后人分,后人唯恐骨头分少了,争先恐后,分得越多后人越旺!这个风俗,营山其他地方没有听说过!

发表于 2018-9-12 22:01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广东有客家人吗,那个懂解释下。

发表于 2018-9-12 22:08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2018年优秀网友 2019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4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8-9-12 22:36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夜游神000 发表于 2018-9-12 22:08
我是增产的。没有听说过

现在可能没有了,上了年纪的老人可能知道!

发表于 2018-9-12 22:53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我and你 发表于 2018-9-12 21:09
很多年前,认识一位增产的朋友!他给我说,他们有个风俗,就是老人去逝后,装在坛子里,第二年,把老人的尸 ...

这个就是典型的客家人,广东河源一带都是这样的。

2018年优秀网友 2019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4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8-9-12 22:57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郝吵楔 发表于 2018-9-12 22:53
这个就是典型的客家人,广东河源一带都是这样的。

还是有知道的朋友!

2018年优秀网友 2019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4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8-9-12 23:08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的客家人大多数是湖广填四川迁移过来的,距今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很多人已经融入当地了。一方一俗,增产的客家人,越来越少了,和广东、福建、江西的客家人风俗习惯可能有区别了!

2018年优秀网友 2019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4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8-9-12 23:25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所知道客家女人很温柔贤惠,人人煲得一手靓汤,典型的贤妻良母!

2018年优秀网友 2019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4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8-9-12 23:29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四川日报》2003年9月12日的报道:朱德元帅是仪陇客家人的杰出代表。朱家迁至仪陇有百余年的历史。据朱德生父朱世林的墓文记载,朱家“籍起粤东,支分蜀北,自先世文先公移居兹土,世业为农……”
朱家是“湖广填四川”这场大移民运动中,从广东韶关来到四川的。据仪陇县公交局退休干部陈泰阶调查证实,仪陇客家人多来自广东韶州乳源、翁源县一带,印证了文献的记载。朱德元帅乃一代元戎,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了卓越功勋。建于仪陇老城中心位置的朱德纪念园,便有朱德元帅一生丰功伟绩的记录和展示。还有朱德元帅曾执教过的金城小学旁由他手植、年已95岁的皂角树,也成了人们瞻仰学习革命先辈的地方。还有朱德的文集、朱德的诗词,既是革命的经典文献,也是客家文化的瑰宝。

2018年优秀网友 2019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4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8-9-12 23:33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客家人的祖先源自中原,是从中原迁徙到南方,是汉民族在中国南方的一个分支。因为身在异乡,对于故乡河洛(以洛阳为中心的洛河流域)地区的眷恋,自称“河洛郎”。客家文化一方面保留了中原文化主流特征,另一方面又容纳了所在地民族的文化精华。客家人常常以那些英才男儿为榜样,启发教育儿孙,向功勋事业有成的前辈们学习。 有人说:有太阳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还有人说:哪里有阳光,哪里就有客家人;哪里有一片土,客家人就在哪里聚族而居,艰苦创业,繁衍后代。 由于客家人行走天下,移民世界,且在海外商界不乏成功者!

2018年优秀网友 2019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4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8-9-12 23:34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次南迁是在秦始皇时代。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政治和军事的需要,派兵60万人“南征百越”。南下的秦军,从闽粤赣边入抵揭岭(即揭阳山,今揭阳县北150里),直抵兴宁、海丰二县界。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再派50万兵丁“南戍五岭”(今两广地区)。这些兵丁长期“戍五岭,与越杂处”。秦亡后,两批南下的秦兵都留在当地,成为首批客家人。

2018年优秀网友 2019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4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8-9-12 23:34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次南迁是在东晋“五胡乱华”时期。当时,为了避难,一部分中原居民辗转迁入闽粤赣边区。稍后,由于南北对峙,又有大约96万中原人民南迁至长江中游两岸。其中一部分人口流入赣南,一部分经宁都、石城进入闽粤地区。

2018年优秀网友 2019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4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8-9-12 23:35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次南迁是在唐末黄巢起义时期。先是唐代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巨大灾难,迫使大量中原汉人南逃。唐末黄巢起义,又有大批中原汉人逃入闽粤赣区。如宗室李孟,由长安迁汴梁,继迁福建宁化古壁乡。固始人王绪、王潮响应黄巢起义,率光、寿二州农民起义军五千下江西,致使闽赣边一带人口激增。

2018年优秀网友 2019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4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8-9-12 23:35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次南迁是宋南渡及宋末时期。金人入侵,建炎南渡,一部分官吏士民流移太湖流域一带。另一部分士民或南渡大庚岭,入南雄、始兴、韶州;或沿走洪、吉、虔州,而后由虔州入汀州;或滞留赣南各县。南宋末年,元军大举南下,又有大量江浙及江西宋民,从蒲田逃亡广东沿海潮汕至海南岛。

2018年优秀网友 2019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4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8-9-12 23:36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次南迁是在明末清初时期。其时,生活在赣南、粤东、粤北的客家人因人口繁衍,而居处又山多地少,遂向川、湘、桂、台诸地以及粤中和粤西一带迁徙。这次大规模的迁徙,在客家移民史上被称作“西进运动”。四川的客家基本上来源于这次“西进运动”。当时四川人口因战乱、瘟疫及自然灾害锐减,清政府特别鼓励移民由“湖广填四川”。

2018年优秀网友 2019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4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8-9-12 23:36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次南迁是19世纪中叶太平天国时期。当时为避战乱,有一部分客家人迁徙到南亚,有的被诱为契约劳工,被押往马来西亚、美国、巴拿马、巴西等地。

2018年优秀网友 2019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4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8-9-12 23:37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除以上6次大规模的南迁外,中原汉人也有因旱灾水患逃荒而南迁者,另有历代官宦、贬谪、经商、游学而定居闽粤赣边地区的,但并不是所有南迁的汉人都成为客家人,他们中只有闽粤赣系和源自这一系的人,才被称为客家人。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