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0659|评论: 6

[群众呼声] 半月谈:三尺讲台才是老师最好的扶贫场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9-20 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半月谈:三尺讲台才是老师最好的扶贫场所
王新亚/半月谈
2018-09-20 08:35
                                          

在半月谈昨天发布的文章《即使不教课也得去扶贫?一位乡村教师的困惑》中,安徽某市郊区农村乡镇中学的一名数学老师反映了在老师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上级依旧从农村教师队伍中抽调一部分教师,到各个村帮助扶贫的现象。并提出了“课可以不上,但是不能不去扶贫,这样的做法是否过分”等疑问。

半月谈记者了解到,抽调教师参与扶贫工作并非个例,在一些地方还比较普遍。由于脱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许多地方都面临扶贫干部人手不足的问题,教师作为知识分子在宣讲政策上有一定优势,因此被一些政府部门抽调参与包村包户脱贫工作。

需要指出的是,那位数学老师反映的现象,并不属于一般意义上的教育扶贫。作为拔穷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方式,教育扶贫是对贫困地区教育的扶持和提升,许多教师都参与进来,尤其是城市学校和教师,纷纷采取支教、教育资源共享等方式参与扶贫攻坚,值得大力提倡。

那么,教师被抽调参加与教育并不直接相关的扶贫工作,是否值得提倡呢?

表面看,教师参与扶贫,能够缓解扶贫队伍人才不足问题,对完成紧迫的脱贫任务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实际上,教师牺牲了本该用于教书育人、研究业务的时间参与扶贫,即使能取得一定的效果,对整个社会的进步来说也不过是“拆东墙补西墙”,更何况教师在动员社会资源上并不具优势,参与脱贫往往是事倍功半,甚至成果寥寥。

一位贫困户通过教师的宣讲了解了一些扶贫政策,几十名学生却因此遭到了学习上的损失,这笔账划算吗?

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不管是参与扶贫还是对社会做贡献,教师的主阵地始终应该在三尺讲台上。只有站在讲台上,教师才能对社会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当前许多贫困地区学校硬件条件改善,教师队伍却普遍面临人手少、素质待提升等问题。

对于贫困地区来讲,最需要的不是让越来越多的教师包村入户,而是要让越来越多的教师站到讲台上去,这才是政府部门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85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推广达人

发表于 2018-9-20 22:59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娃娃抓起,才能真正的脫贫困。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2018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2024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8-9-21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师站到讲台上去,这才是尽职尽责!

 楼主| 发表于 2018-9-21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贫困地区来讲,最需要的不是让越来越多的教师包村入户,而是要让越来越多的教师站到讲台上去,这才是政府部门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发表于 2018-9-21 17:20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键是有些人认为教师在扶贫问题上没有贡献,更有人断定把穷人的娃娃教好了是有害社会

 楼主| 发表于 2018-9-22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不管是参与扶贫还是对社会做贡献,教师的主阵地始终应该在三尺讲台上。只有站在讲台上,教师才能对社会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发表于 2018-9-29 06:57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应该全部下去扶贫,因为,你不在岗位,老师也知道教什么。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