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我是通讯员

新拍折子戏DVD跟踪报道----品头论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22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强烈建议录制全本的《柳荫记》!!!!!  谢谢!!

发表于 2009-10-22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我是通讯员在2009-10-20 22:06:00的发言:

演员介绍:王玉梅

 

 生活中的王美女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成都市川剧院的优秀青年演员王玉梅是国家一级演员、四川省戏剧家协会会员、四川省十佳演员。主攻花旦、奴旦,嗓音清纯,音域宽广,声腔、表演细腻传情。曾荣获第四届中国戏剧节优秀表演奖、中国首届小百花越剧节“金奖”和电视“飞天奖”二等奖。主演过《中国公主杜兰朵》、《激流之家》、《白蛇传》、《野鹤滩》、《思凡》、《拷红》、《秋江》、《三击掌》、《阖宫欢庆》、《白鳝观景》、《评雪辨踪》、《逼嫁玉莲》等。领衔主演的《中国公主杜兰朵》受到专家和观众的高度评价;《激流之家》中主演的鸣凤,艺术水准得到了升华;在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成都市川剧院联合拍摄的 12集电视剧《白蛇传》中出演女青蛇,获得广泛好评。

     本次录像她将与本院当家生角王超配戏挑战没演过的《访友》一折。接到录像任务时她也曾经犹豫过,因为没演过《访友》若演得不好很有可能影响这次录像工作还有砸了自己的招牌的风险。对于这次录像她认为自己可以借这次机会进一步提高业务水平,同时发现一些不足之处提高和完善。相信凭借王玉梅艺术沉淀完全能够胜任的。

      时任演员队长的王玉梅只要有时间每天都要坚持练功,在她的带动下剧院的青年演员个个都不敢懈怠。她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录像机会,这样可以把一些还能演出的老先生们请出来,把他们的经典剧目恢复出来,传承给青年一代来演,抢救性地录制出来,那就是做了一件大大的好事了。还希望以后的录像可以打破剧院的界限和其他优秀演员配戏,院团之间可以弥补很多相互不足之处,还可以相互学习这样演起戏来更加过瘾。


 

强烈支持~~~~~~~~~~~

gfl

发表于 2009-10-23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幽兰小生在2009-10-22 12:01:00的发言:
强烈建议录制全本的《柳荫记》!!!!!  谢谢!!

看来首部大幕戏录像就是她了。

发表于 2009-10-23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录制《踏伞》、《戏仪》、《梅龙镇》、《三巧挂画》、《长生殿-乞巧》、《别宫出征》、《北邙山》、《白蛇传-游湖借伞》、《花仙剑》、《凤仪亭》、《万山观画》。

   《万山观画》一剧建议由夏庭光演吴夫差!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0-23 16:54:44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7 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川剧折子戏录像时间进度安排

 


1、10月----11月各团排练、加工;

2、12月5日----12月8日进录音棚前期录音;

3、12月9日—13日进剧场带乐队排练;

4、12月14日连排检查;

5、12月15日彩排审查;

6、12月16日----20日进行修改再加工;

7、12月21日----25日录像;

8、2010年1月----后期制作

 

明年春节是2010年2月14日(阳历)

预计春节前出碟。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7 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上午召开了由主创人员、参演单位、相关制作单位参加的工作会。

*这次准备拍摄的五个戏的剧本,经徐棻老师整理,正式发给各个剧组和相关工作人员。

*听取了各个院团和主创人员的意见,安排了拍摄工作进度。

*对各个剧组和部门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特别是舞美灯光设计、电视导演工作台本、DVD装帧设计。

发表于 2009-10-27 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同志们辛苦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8 00:29 | 显示全部楼层

2009-10-27工作会议概要:

     

      四川省振兴川剧领导小组办公室几年来都要整合全省的相关力量做几件对振兴川剧比较有意义的事,本次拍摄制作优秀传统经典折子戏DVD,是系统的整理制作出一批优秀的传统折子戏的开始。计划从今年开始连续几年时间每年都拍摄制作几折戏出来,形成即系统又有规模的并能代表传统川剧的文化名片。这项工作不是单独一个院团能够独立完成的。

 

      今天由四川省振兴川剧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工作会议,会议主要就传统经典折子戏拍摄制作DVD的分工,落实到具体相关的单位个人。到会的剧组的主创人员有,担任艺术指导的晓艇老师、负责剧本统筹的徐棻老师、川台资深导演特邀为电视顾问倪绍钟老师、本次戏剧导演王起久老师以及电视导演陈权;相关的单位代表有,省川剧院、市川剧院、省川剧研究院、中国川剧网、省川剧学校、省电视台、省文艺音像出版社等;

 

工作会议确认了以下具体工作:


主创人员的具体工作分工
录像排练时间进度的安排
每折戏排练导演
每折戏联络人员
底帮人员
灯光舞美化妆
拍摄形式
包装设计

 

      本次由市川剧院和省川校演出的四折戏乐队帮腔等均由市川剧院乐队伴奏。省川剧院的一折戏由本单位乐队伴奏。舞美灯光由市川剧院和省川剧学校共同设计制作。与会者充分采纳了本论坛网友的建议,要求既要唱得好又要拍摄得漂亮。主创人员就唱腔戏路等进行了充分讨论,几位川剧前辈滔滔不绝气氛非常热烈。

发表于 2009-10-28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全本《柳荫记》不见舞台多年

反而其他剧种移植自川剧却常演不衰

期待录制大幕戏时能考虑

还有文冬的《八阵图》也是目前活跃在舞台上的青年一辈中的佼佼者

应该趁着体力和功夫正好的时候予以录制保存

希望相关方面能考虑

 

发表于 2009-10-29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邀请重庆市川剧院的优秀演员录制部分剧目!例如,邀沈铁梅录制《凤仪亭》,邀夏庭光录制《万山观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19年优秀版主 2018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09-10-29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辛苦了,录制人员辛苦了。更加期待中!

 楼主| 发表于 2009-10-30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日下午本次录制艺术指导晓艇老师,剧本统筹徐棻老师,魏益新前辈和陈巧茹、肖德美两朵梅花齐聚省川剧学校会议室专题探讨《情探》剧本合理完善等议题。

 

 




 

gfl

发表于 2009-10-31 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幽兰小生在2009-10-30 23:43:00的发言:
我觉得录制这些资料时,不要只是考虑成都的院团,重庆川剧院也应该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大家都是搞川剧的嘛!!

 

幽兰小生你们的戏社是扎扎实实为戏曲做了件好事,希望能推广到各大院校。

 

从大川剧来看本就不该分哪里的那个院团,而现实是在川内的主要院团和演员长期已形成了各干个的,要打破则会拿戏路不同啊底帮不好配合啊等等借口来搪塞。记得成都市川剧院50年庆的梅花专场演出也曾邀请重庆川剧院的沈铁梅来演出,后因各种原因只得放弃。当然如果振兴川剧领导小组若是由川渝两地政府和文化部门共同运作,则会更好促进大川剧的发展的。

 

 

发表于 2009-10-30 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录制这些资料时,不要只是考虑成都的院团,重庆川剧院也应该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大家都是搞川剧的嘛!!

发表于 2009-11-1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字幕应打上唱腔曲牌名!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 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30日讨论《情探》唱腔的一小段录音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 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成都市川剧院参与录像的演员认真对待最先启动,明天开始分头排练。

 

 

大家在一起碰头

 

 


发表于 2009-11-2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剧目的选择上,今后应多选一些轻松愉快的,少一点悲悲戚戚的。要重视戏曲的娱乐功能!赵本山的成功不就是能逗人笑嘛!

发表于 2009-11-2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我是通讯员在2009-11-1 23:55:00的发言:

30日讨论《情探》唱腔的一小段录音

 


QUOTE:
几位老师讨论了半天,不过我觉得还是蓝天的谱腔最好听!!!
QUOTE:
 
QUOTE:
 

发表于 2009-11-3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剧本,罗嗦两句。《访友》请唱“拭干腮边泪”,别唱成“擦干腮边泪”。《杀狗》请唱“想当初在朝阁八台......”,不要唱为“想当初在楚国八台......”。曹庄不为官了,但并不一定就离开了楚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