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菁蓉镇(摄影 孙浩)
国际在线四川报道(邱美智 通讯员 刘刚钰):“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若是你到小城来,收获特别多……”创客们常说,这句歌词就是他们对“创客郫都”的真切感触。从2016年至今,两年时间过去,以菁蓉镇为代表的“创客郫都”双创生态圈,不仅开启了中国西部的创业大生态,同时也与深圳湾、杭州乌镇等地,共同成为输出创新创业成果和价值观的新兴双创高地,而“创客郫都”也从一个地理名词变成了中国西部创新创业的符号。

创客公园(摄影 孙浩)
闲置资源变“创客空间” 创新思维启动“双创”引擎
丛林、溪流、田园、独栋别墅办公楼、开放式办公区,按照川西园林风格打造的创客公园,是集生态环境、科技创新、产品研发、成果展示、创客文化传播于一体的国际产业孵化器。很难想象,如今坐落在郫都区菁蓉镇中心区域的创客公园,在两年前还只是产业“空心化”小镇里的一角。

创客公园(摄影 孙浩)
“过去,这里是一座因产业转型而曾陷入产业‘空心化’的产业新城,人气从10万人降低到不足2万人,更闲置了超过100万平方米的楼宇面积以及众多其他配套设施。”郫都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如何盘活闲置资源成为了当时的难题。随着2015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的到来,郫都区敏锐地捕捉到了“双创”带来的历史机遇。三年时间过去,不只是这片占地面积达9000余亩的创客公园,随着2018年9月有轨电车蓉2号线首开段启动动车调试,郫都区以菁蓉镇为发展契机,在拉近了郫都区与成都市中心的“时间距离”同时,也正加快转型升级力度。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截至目前,郫都双创载体空间已达到112.47万平方米,引进FENOX、清华启迪、京东云创空间等知名孵化器68个,累计聚集研发设计、信息服务、大数据、无人机等新兴产业项目1959个。2017年,郫都区还成功跻身全国创新创业(双创)百强区,获评全国首个大学生产业示范园、海峡两岸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和国家知识产权特色小镇等称号。

菁蓉镇掠影(摄影 孙浩)
汇聚四海创客 城市与“创客”共成长
端起咖啡聊项目,梦空间做路演,工作疲劳时,绿荫道上跑跑步,放松心情,激发创新灵感……已成为全国各地创业青年“家园”的郫都,让更多的创业者在这里听到了创业花开的声音。
“我喜欢在独立开放的空间与团队一起办公,我爱运动,喜欢在跑步中思考问题,放飞我的梦想,创客公园把我留在了菁蓉镇。”作为第一批入驻创客公园的成员企业,今年26岁的成都为极科技有限公司老板赵品鑫说,他带领的创业团队已经由当初的3人发展到近50人,全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大多来自广州、西安、青岛等不同的地方。在菁蓉镇近两年的时间里,公司已经成为华为、小米、联想和魅族等品牌手机主题产品的供应商。

创客公园(摄影 孙浩)
谈起创业初期,赵品鑫对将创业公司选择落户在郫都区很是骄傲,他说:“现在国内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多,对于像他这样的初创企业,在郫都区淘金才能有更多收获。现在郫都已成为中国西部最火的创新创业热土,我还可以和这座城市一起成长,充分享受城市发展带来的红利。”
与活跃的创新创业相伴随的,是郫都对台协同创新亮点频现。来自台湾地区的创客团队不断涌现。目前,菁蓉镇聚集了44个创业项目、75名台湾青年创客,设立了“亚台青海峡青年创业园”,举办海峡两岸青年创新创业发展交流会系列活动,为台湾青年创新创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对于落户亚太青(成都)海峡青年创业园的台商,将享受一站式台商服务和产业园专项服务,内容涵盖行政审批、工商税务、人力资源、政策扶持、知识产权和金融服务等。”亚台青(成都)海峡青年创业园总经理郭弘扬介绍,“成都的市场很吸引人,他们也在这里找到了更大的商机。”

菁蓉镇掠影(摄影 孙浩)
双创生态持续构建 创新精神融入郫都基因
种下梧桐树,引来凤凰栖。近年来,创客郫都撸袖扬帆,为培育创新创业环境投入巨资。“当前,我们设立了‘引才奖’和‘伯乐奖’,形成集聚高端人才、优质项目的双创高地。”郫都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已有诺贝尔奖得主、“两院”院士等59名高层次人才落户郫都,同时郫都还与辖区内的19所高校合作共建创业园、科技园以及孵化器等。
实际上,认真梳理郫都区推动“双创”政策措施,力度之大,可见一斑:先后制定出台了《创业天府·郫县行动计划优惠政策》和《聚焦菁蓉镇打造“双创高地”若干政策》实施细则,并推出了全国首个覆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全链条的资助政策《菁蓉十条》,探索引入“科创贷”“天府知来贷”等金融创新产品,并成立成都菁蓉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通过专利,版权质押等方式,共为4家企业贷款2680万元。
政策引导,有利于引进高层次人才,助推优质创新创业项目孵化。而以人为本的创客教育文化,也让“创客郫都”活力倍增。近年来,郫都通过“专业课程+学校场地”、“中小学+高校”等合作等方式,多途径开展创新教育课程。2017至2018学年度,郫都区已有13所学校引入清华万博公司创新教育课程,团结学校充分利用当地四川传媒学院资源,开设微电影等创新创意课程;同时,为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2017年7月,泡小蜀都分校参加第12届全国青少年教育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有5人次获奖,其中罗昊同学获得一等奖入选国家队,走上了国际舞台。
如今,与国际接轨的创客郫都,还吸引了无数的国际友人选择在这里生活。周六“詹叔”英语课堂、周三汉语应用教学、周末还有各式各样的国际友邻节等活动,已迈向“全域双创”的郫都区,正围绕“产业功能型国际社区”建设,在郫筒街道双柏社区试点,通过借助社区内跨国企业资源,邀请社区组织参与,打造国际化公益项目,共同建设产业功能型国际社区,不断推动社区外国居民与本地居民的参与度和幸福感,更为社区居民提供了更全面、更高品质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