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大鼓 大鼓的手法主要在于拿槌,敲击,与鼓槌敲击鼓面后抬手高度。首先拿槌,手要握到鼓槌三分之一处。鼓槌放在食指的第一个关节处,大拇指按住,大拇指与食指形成一个握槌点,这个点起到一个轴心的作用,中指、无名指、小指自然放到鼓槌尾端。其次敲击时,利用小臂的力来敲击,然后利用鼓的反弹力自然上扬,双槌依次敲击让槌的前端轨迹形成圆形。最后鼓槌敲击鼓面后抬手高度要保持一致,感受槌接触鼓面后的弹性,从而达到双槌力度上的统一。演奏大鼓鼓边时,要注意,鼓槌与鼓边的接触点,应该科学的分析,从而达到声音上的完美。大鼓的滚奏需要注意手指的灵活性与无名指接触鼓槌的感觉,力度要均匀。
2.2五音排鼓 五音排鼓握槌与大鼓相近。排鼓曲子较大鼓而言比较多,所以排鼓打法更加需要注意。 演奏排鼓的方法与大鼓是差不多的,因为排鼓的正面与反面都可以定音,一面是较大一面较小,所以音域也是不相同的,大多呈四度或者五度关系。演奏排鼓时,一面震动,另一面鼓皮也同样的震动,从而产生共鸣,所以两面鼓面的音为协和音程,这样可以保证音准,另一方面可以保证发音的干净。为了做到声音动听,节奏清晰,在练习的过程中对声音的质量需要用心去体会。在演奏排鼓的过程中,好听的声音与敲击排鼓时的发力点,接触点,力量的分配都有很大的关系。正确的运用这些技巧才是演奏排鼓的关键。手指、手腕、手臂的力量的源泉都来自于腰部。在演奏排鼓曲的过程中,经常遇到乐谱所规定的力度记号,如f、ff、fff等。重音记号的演奏,虽然有着不同的要求,但大多都是通过重音来增强表现力。换句话说就是表现力与发力点有着密切的关系,腰部做为发力的源泉是需要用心体会的。敲击 排鼓时,应该充分的感受鼓的声音,力量自上而下的从鼓腔中发出,也就是俗语所说的把鼓的声音打透,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演奏效果。 2.3板鼓 做为京剧打击乐中必不可少的打击乐乐器,板鼓有着很高的地位。拇指和食指握与鼓楗下方,用中指托住鼓楗,主要以手腕的发力为主,可使用小臂的发力来加强重音的演奏,期间小臂幅度不能过大,从而避免出现错误的敲击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