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6年4月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到访郫都区菁蓉镇
如今两年时间过去
以菁蓉镇为代表的“创客郫都”双创生态圈
不仅开启了中国西部的创业大生态
同时也与深圳湾、杭州乌镇等地
共同成为输出创新创业成果
和价值观的新兴双创高地
而“创客郫都”也从一个地理名词
变成了中国西部创新创业的符号
闲置资源变“创客空间”
创新思维启动“双创”引擎
丛林、溪流、田园、独栋别墅办公楼、开放式办公区,按照川西园林风格打造的创客公园,是集生态环境、科技创新、产品研发、成果展示、创客文化传播于一体的国际产业孵化器。很难想象,如今坐落在郫都区菁蓉镇中心区域的创客公园,在两年前还只是产业“空心化”小镇里的一角。
过去这座产业新城因产业转型而陷入产业“空心化”,人气从10万人成降低到不足2万人,闲置了超过100万平方米的楼宇面积以及众多其他配套设施。随着2015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的到来,郫都敏锐地捕捉到了“双创”带来的历史机遇。三年过去,不只是这片占地面积达9000余亩的创客公园,随着今年9月有轨电车蓉2号线首开段启动动车调试,郫都区以菁蓉镇为发展契机,在拉近了郫都区与成都市中心的“时间距离”同时,也正加快转型升级力度。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截至目前,郫都双创载体空间已达到112.47万平方米,引进FENOX、清华启迪、京东云创空间等知名孵化器68个,累计聚集研发设计、信息服务、大数据、无人机等新兴产业项目1959个。与此同时,2017年郫都区还成功跻身全国创新创业(双创)百强区,获评全国首个大学生产业示范园、海峡两岸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和国家知识产权特色小镇等称号。
汇聚四海创客城市与“创客”共成长
聊项目,做路演,享受自然,绿荫道上放松心情,激发创新灵感……郫都已成为全国各地创业青年的“家园”。作为第一批入驻创客公园的成员企业,今年26岁的成都为极科技有限公司老板赵品鑫带领的创业团队已经由当初的3人发展到近50人,这些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自广州、西安、青岛等不同的地方。在菁蓉镇近两年的时间里,公司已经成为华为、小米、联想和魅族等品牌手机主题产品的供应商。
谈起创业初期,赵品鑫说,“现在国内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多,对于像他这样的初创企业,在郫都区淘金才能有更多收获。现在郫都已成为中国西部最火的创新创业热土,我还可以和这座城市一起成长,充分享受城市发展带来的红利。”
与活跃的创新创业相伴随的,是郫都对台协同创新亮点频现。来自我国台湾地区的创客团队不断涌现,目前聚集了44个创业项目、75名台湾青年创客,设立了“亚台青海峡青年创业园”,举办海峡两岸青年创新创业发展交流会系列活动,为台湾青年创新创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双创生态持续构建创新精神融入郫都基因
种下梧桐树,引来凤凰栖。“当前我们对高端人才、重大项目给予补贴奖励,最高可达1亿元。同时,还设立了引才招智的‘引才奖’和‘伯乐奖’,形成集聚高端人才、优质项目的双创高地。”郫都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已有诺贝尔奖得主、两院院士、“千人计划”专家等59名高层次人才落户郫都,同时郫都还与辖区内的19所高校合作共建创业园、科技园以及孵化器等。
双创生态持续构建创新精神融入郫都基因
种下梧桐树,引来凤凰栖。“当前我们对高端人才、重大项目给予补贴奖励,最高可达1亿元。同时,还设立了引才招智的‘引才奖’和‘伯乐奖’,形成集聚高端人才、优质项目的双创高地。”郫都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已有诺贝尔奖得主、两院院士、“千人计划”专家等59名高层次人才落户郫都,同时郫都还与辖区内的19所高校合作共建创业园、科技园以及孵化器等。
郫都区先后制定出台了《创业天府·郫县行动计划优惠政策》和《聚焦菁蓉镇打造“双创高地”若干政策》实施细则,并推出了全国首个覆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全链条的资助政策《菁蓉十条》,探索引入“科创贷”“天府知来贷”等金融创新产品,共为4家企业贷款2680万元。
近年来,郫都通过“专业课程+学校场地”“中小学+高校”等合作等方式,多途径开展创新教育课程。2017至2018学年度,郫都区已有13所学校引入清华万博公司创新教育课程,团结学校充分利用当地四川传媒学院资源,开设微电影等创新创意课程;同时,为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2017年7月,泡小蜀都分校参加第12届全国青少年教育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有5人次获奖,其中罗昊同学获得一等奖入选国家队,走上了国际舞台。
如今
与国际接轨的创客郫都
还吸引了无数的国际友人选择在这里生活
周六“詹叔”英语课堂
周三汉语应用教学
周末还有各式各样的国际友邻节等活动
已迈向“全域双创”的郫都区
正围绕“产业功能型国际社区”建设
在郫筒街道双柏社区试点
通过借助社区内跨国企业资源
邀请社区组织参与
打造国际化公益项目
共同建设产业功能型国际社区
不断推动社区居民的参与度和幸福感
更为社区居民提供了更全面高品质的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