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西昌马拉松赛已经闭幕了,留下了不少参赛和观赛人的难忘印象,不少人表示2019西马再见。参赛人员有成绩有收获、有喜悦有期盼,有得意也有失意,这都难免。大家都希望西马赛越办越好。
不巧,这两天又看到了一篇2017年11月6日搜狐体育发表的一篇文章《西昌马拉松金牌成色不足,细节层面有待提高》,该文对2017年西昌马拉松赛事过程组办方面多角度的建议、总结。 由于并未参加今年的马拉松赛,也不知文中所说需改进的现象是否仍然存在,但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现在转发出来,请大家看看,是否仍然存在所说的情况。请大家抱着宽容的心态看待转载。
《西昌马拉松金牌成色不足,细节层面有待提高》(2017年11月6日发)
川内唯一金牌马拉松赛事西昌马拉松11月4日落幕,小编是第二次参加西昌马拉松。虽然去年被评为金牌赛事,感觉西昌马拉松和去年比提高不大,最大的优点是景色优美,观众热情。
简单收集一下许多跑友对于西昌马拉松的意见,以帮助西昌马拉松继续提高。
金牌赛事不发参赛手册 西马难脱乡村马拉松气质
其实很多乡村马拉松的参赛手册也很完备,不少还有英文。参赛包里没有参赛手册,许多选手参赛前一天还在问小编比赛路线,还有不少国际友人问小编奖金设置。
难道西昌马拉松是要把无纸环保进行到极致?还是现在印刷真的很贵?
进场存包绕半天 检录通道狭窄不怕踩踏?
今年的起点还是在火把广场,存包区还是在火把广场。小编去年为了方便没有存包,今年天有点冷,带的东西有点多,只有存包。我们先是饶了很大一圈,来到了迷你马拉松集结区,找不到存包区,问志愿者工作人员,没一个知道(培训不到位)。还有的把我们当成迷你跑的,说没有存包区,最后有来到拱门,又饶到通道去到火把广场。
存了包再回到全马集合区也很困难,人多通道狭窄,还好跑步的素质都比较高,不然极容易出现踩踏事件。
不会跨区站队?
菜鸟们你们还想挣奖金?
只分了全马半马迷你跑区,没有按成绩分区。分区检录形同虚设,半马选手混入全马的一大堆。半马的在全马区起跑形成不正当得利,据有人说,半马的如果是在鸣枪后20秒踏上计时毯会被取消成绩,我差点就信了。当然人家跨区的也有道理,特邀区还有不少半马选手额。本来实力就不让他们,再站那么远,特邀半马背影都看不见了。
跨区站队是很多马拉松赛事常见情况,比如六盘水马拉松,成都马拉松,据称比较严格分区的又厦门马拉松,兰州马拉松,重庆马拉松,其中比赛有安保和志愿者大妈进到各区抓跨区站队的。当然西安马拉松怎样避免跨区站队的成功经验我们以后再分享。
除了拿奖金的跨区站队,还有五公里欢乐跑牵着小孩的父母站在最前面,你们真的胆子大,不怕挤撞和精英选手的无意冲击吗?
补水站 距离不够 你拿到了空水杯了吗?
据四川跑圈知名人士赛后建议:西昌马拉松桌子之间间隔应该加大(桌与桌建议5米+),纸杯间隔也太近(建议增加桌子减少每桌杯子数)。间距太小太密,跑前面的高手跑动中取水不便且容易打翻相邻的纸杯造成浪费。
还有不少跑者反应在补水站拿到空杯子,大概是志愿者放了空杯还来不及加水。整个感觉西昌志愿者热情服务态度好,但专业程度尚有待提高,对比都江堰马拉松的志愿者仍有差距。
万科爸爸来了 还是最简参赛包?
参赛包除了参赛服和号码布,一个跑能能量胶,几张广告纸就没什么了?参赛包和同样是金牌的重马差距怎么那么大?
然后赛道上没有能量胶补给,重庆赛道能量胶敞量供应。西昌马拉松赛道上有能量棒,但很难撕开,不少选手拿到以后撕不开又仍在地上,造成浪费,建议志愿者可以提前撕开。补给种类不够丰富,好像只有香蕉,圣女果
照片全水印 成绩名次查询缓慢
官方照片合作方马拉松照片网,里面各种大水印没法看,去水印死贵。现在跑友关心照片的比关心成绩的更多,如果喜欢在比赛中收获大量照片发朋友圈的可以加我微信,我私聊你秘诀,这里不多言了。i云动非此次比赛官方合作方,只有部分i云动摄影师友情客串,现在i云动西昌马拉松图片库已经有7795张照片,但是号码查询和人像识别好像不是很给力,要一张一张的翻。
最大的亮点还是热情的观众和各种民族服装的志愿者给每一个跑友"give me five",而且少数民族朋友那种原始的热情,纯洁的眼神是大都市难见的。只是部分点位志愿者在11点左右就撤了,撤的有点早了。
相比兰州马拉松赛后就对获奖团体颁奖的效率,西昌马拉松这一点差的有点远了。现在参加团体赛的各位小伙伴还一脸懵逼,只能靠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