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662|评论: 6

[另类心情] 老师因罚站学生被拘留,在喊冤的同时,暴露了淡漠的法律意识

[复制链接]

老师因罚站学生被拘留,在喊冤的同时,暴露了淡漠的法律意识

1.教师被带走调查,网友这么看
近日,一则女老师罚站女学生被拘的新闻沸沸扬扬。

一时之间“滥用职权”和“非法拘禁”等罪名和涉事父亲赵某,有着扯不断理还乱的复杂关系。

这可能是国人的一种特性,一旦站在“弱小群体”的角度去抨击所谓的“强者”,就总会忽视“弱小群体”本身做法的不妥之处。

非黑即白的思维模式仿佛让大家都一致认定了,这一切的错误完完全全的都归结于这位父亲,而老师没有丝毫的出格行为。

也有网友指出,赵某的行为无疑是溺爱中的猖狂,既害了自己,又影响了女儿以后的求学和生活。
根据公安18日的通报。赵某在“带走调查罚站老师”的事件中存有违规行为,现已经被停职调查。处理结果会在近日向社会予以公布。
yidian_11892222520.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2 02:27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2.看似微不足道的“罚站”曾带走过多个生命
就在上个月15号,黄山歙州学校发生了一起学生坠楼事件。经过警方现场的勘查,排除了他杀的可能。

究其原因。在事发当天,死者因为不合时宜的微笑,而被被老师罚站。其在无法接受一系列的羞辱后,选择结束了年仅16岁的生命。

事后,涉事老师被停职调查,然而花季少年终究无法归来。


前几年,平谷某中学学生张某在上课期间和同学玩纸牌被年级主任发现。事后学生有主动道歉,但仍旧被罚站,并且让其停课通知家长。其同学在联系家长的时候,张某走出了教室,从厕所窗户跳了下去,最终不治身亡。

张某的家人在悲愤中将学校告上法庭。法官最终以校方以罚代教对学生的人格造成了损伤,未尽到管理指责,及教育方式有所不妥等诸多项,判定校方向张某父母赔偿63万余元。

有网友说到,连罚站这点心理承受力都没有的学生,怕是长大了人格也会有问题。在这里我们要说的是,他们是未成年人。之所以称之为未成年,就是因为他们年龄尚小,心智还不够成熟。我们万不能以成年人的心理素质去要求他们,更不能以未成年人现有的心理承受力,去判定他们的未来。
yidian_11892222716.jpg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2 02:28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3.法律对于学生罚站的相关规定
最早可追述到1952年,当年4月,教育部首次发布了 “废止学生体罚和变相体罚”的相关指示。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又首次以法律的形式明文规定,教师不得以任何形式体罚学生,禁止对学生的心灵和身体进行摧残行为。

在1993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又明确了体罚学生的教师,在纠正无果的情况下予以行政处罚,事件严重的要追究刑事责任等若干规定。

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十三条,也明确规定了校园教职工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及其他侮辱人格的行为,由所在单位责令改正,情节严重者,依法处理。
yidian_11892222810.jpg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2 02:29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4.教师体罚!为何有法不依?
体罚式的教学方式由来已久。在儒家思想中,拜师而学即为“文”,百依百顺即为“孝”。再者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古训。即为父,见儿不顺,自当要“罚”。

在封建的教育思想中,老师和学生通常不是平等的。师者即为长者,在各方面包括人格,都凌驾于学生之上。然而,随着改革的开放,尊师重道有了一个前提,就是师生平等。除了学生要尊敬师长,师长也要对学生爱护有加。


不得不说,传统观念对人们的影响根深蒂固。当老师们面对学生不顺从的表现时,就会认为这是对老师权威的挑战。从而忘记了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人性化教育宗旨,最终在情绪的影响下,公然的以罚代教。

还记得前文中提到的被警察带走的何老师。首先,警察将她直接带走调查,自然不对。但同时,何老师口中所说出的那句“我到底做错了什么!”也让人们大吃一惊。显然,这位女老师并未意识到“罚站”的违法性。

与此同时,也有网友质疑。校方在平日里有没有加强对教职工的在职培训和督查工作。
yidian_11892222855.jpg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2 02:29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5.面对孩子被体罚,父母应如何正确处理
首先,面对孩子被体罚的事实。家长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安抚好孩子的情绪。因为我们在事件初期,难以预料体罚对孩子所造成的心理伤害。及时的关注和安抚,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孩童心理的负面影响,并尽可能的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其次,是进一步客观的了解体罚的缘由。如果是孩子的问题,一定要正确的引导孩子,让孩子意识到自己不对的地方,学会自我反思和自我改正。

最后,对于老师和校方,家长应该如何沟通,或者应该采取何种行为更为妥当,请在评论区留下你的建议。
yidian_11892222927.jpg

发表于 2018-10-22 21:39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任何时候没有惩戒的教育都不是教育。如果光靠说服而且是温言惜语就可以做好那何必需要国家机器呢?成年人不就是更懂事吗?

发表于 2018-10-23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巴掌拍不响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