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家庭、学校、社会
1998年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威廉·波拉克在《真正的男孩》一书中说,当代男孩胆小懦弱,缺乏自信,取得的成就远不及女孩。
现在的男孩子身上越来越缺乏阳刚之气,更多的阴柔化模糊了奋斗拼搏的勇气,学习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既然吃不了学习的苦那就注定不会得到满意的成绩。
而现在的男生之所以变得越来越“娘”,越来越不愿意吃苦奋斗,家庭、学校和社会也有一定影响。
http://n.sinaimg.cn/front/504/w320h184/20180830/sdWN-hikcahf8015497.gif&tp=webp&wxfrom=5&wx_lazy=1
家庭:父位缺席
一个家庭里,母亲给孩子的是温暖和呵护,而父亲给孩子的则是力量和指引。
美国专门研究家庭关系的Ronald Rohner等人曾经做过一项世界范围、涉及18个国家的36项研究。
结果发现,家庭的幸福和孩子的充分成长,不仅需要妈妈,更需要爸爸参与。
因为相比起妈妈,爸爸对孩子在性格、情绪稳定、独立性、世界观等方面会有更大的影响。
但是在中国的家庭中,绝大多数的爸爸都是忙于工作应酬,或是受传统观念影响做起了“甩手掌柜”,孩子成长关键期全是妈妈在陪伴。
这样对孩子成长不利,尤其是男孩子,如果儿子太黏妈妈,就会成为“妈宝”,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往往懦弱,也更容易出现问题。
学校:师资结构
2014年6月进行的首次高等院校师范生培养状况调查显示,中国27所师范院校中,女生达65.3%,男生仅占34.7%。
师范大学的生源,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未来教师的比例,这就意味着,由来已久的男教师危机,将进一步加剧。
除了父母,老师跟孩子接触的时间最久,甚至要多于父母。
而一些小学的男教师偏少,整个校园没有阳刚之气,不利于培养小学生吃苦、拼搏的精神和责任感,到了长大之后更没有拼劲和冒险精神。
社会:选秀和网红
近几年“韩流”大规模的来袭,而国内各种打着专业素质比赛其实靠脸拉选票的选秀节目,以及“抖音”等小视频的走红,严重影响心智并未完全发育的孩子,“男性阴柔美”挑战着我们的审美底线。
选秀节目里越是会化妆会撒娇的男孩,越是会受到大家的喜爱和投票。
http://n.sinaimg.cn/front/28/w800h828/20180830/ywdl-hikcahf8015688.jp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
满屏都是剥了壳一样嫩白无暇的小鲜肉,现实中的男人面对危急却在不断退却和躲避,人们都在不断地追问:中国新一代的男孩子会变成什么样?
有研究发现,在国际夏令营里,不论是和美国欧洲的男孩,还是和日本韩国的男孩相比,中国男孩永远都是最弱的那一批。
当美国男孩儿在车库里修车,在野外生火搭帐篷的时候,中国男孩儿受流行“美”的影响,甘愿变得瘦弱娇嫩,认为心理生理都很脆弱是一种“可爱”的表现。
我们可以理解生理上瘦弱的男孩子,但是心理上不堪一击的男孩子,除了学习不行不说,其他的他又能够做成什么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