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分秒必争地打好扶贫帮困的大决战。但有些地方政府依然阳奉阴违,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当“两面派”,“假落实真敷衍”现象依然不能忽视。 据成都商报消息,资阳市安岳县城西乡云台村患有间歇性精神病的村民吴玉华,有21500元低保金去向不明,疑被村支书吴松林分12次取走。后据吴松林向纪委交代,是他“借”走了低保户部分款项。 吴玉华患有精神病,但其有兄弟等近亲属,尽管吴玉华弟弟吴文双三年前多次询问低保卡的事,但杳无音讯。其实低保卡已经办下,由吴松林强抢强要式“保管”,并从中“渔利”,“鹌鹑嗉里寻豌豆”,亏吴松林书记下得了手! 在“吴玉华低保事件”前,《人民日报》在2016年就曾曝光安岳县乡、村干部对五保户吃拿卡要的恶性事件,新闻称:安岳县63岁的五保户钟广福拟申请计划生育家庭特别补助,被所在乡的民政办副主任和村支书要求请客,在酒足饭饱后,又索要五保户兜里最后剩下的50块钱,对于这种敲骨吸髓、人神共愤的恶劣行为,该县纪委仅给予涉案人“留党察看、党内警告”等蜻蜓点水式的处分。从近日的“村干部吃精神病人”低保款的事实看来,正是当地政府对腐败分子的“宽容大度”,才会有“吴松林”式村干部的“前腐后继”。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对涉事乡、村干部低标准的处理结果后,四川省纪委机关检察机关称要“开启全天候监督‘探照灯’”,如此看来,灯火通明“探照灯”,依然没有照亮已有“前科”的安岳县一些存在问题的“暗黑角落”,依然有吴松林之类的村干部顶风作案,委屈了受苦受难的困难群众。对于“低保户”的认定和低保金的发放,仍有“血癌奶奶”和“小儿麻痹症爷爷”在人民网以及地方论坛发帖,质疑“该吃低保的没低保,在城里买了房的乱吃低保”的不合理性。当然,老百姓提出的问题仍需核实,但也印证了“无风不起浪无火不生烟”的朴素道理,更何况发帖的网友以诅咒发誓的方式保证言论的真实性。 每一个村干部欺负甚至压榨村民的案例,背后必有无形的“保护伞”和装瞎装聋的政府官员,吴松林式的低保蛀虫能在几年的时间里占据“子民”的低保卡,并从中“火中取栗”,说明该乡镇的巡查、排查制度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并没有落实到位。当“打虎拍蝇”的形式取代了“从严反腐”的实质,各种问题就如同包在纸里的火总要冒出火苗浓烟,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遮也遮不住,挡也挡不了。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在扶贫问题上,安岳县以“发文代替行动”“口号代替行动”,这就反映出会有少数党员领导干部履责不力,耍“花拳绣腿”,官僚主义导致了该县“村鼠咬人”被动工作局面,这既严重伤害群众感情,又损害党和政府形象。当地政府只有把群众冷暖时刻放在心头,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严惩贪腐村官和负有监管责任的领导干部,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如金杯银杯般的好口碑。(陈大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