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关注论坛,读到版主“谢哥说事”的一篇文贴《定位城市坐标:思源“宝鼎”当属真正意义上的厚德载物无可争辩》
https://www.mala.cn/thread-15397526-1-1.html
(出处: 麻辣社区)
特别是看见“无可争辩”一词,不禁好奇心起,但读后细一思索, 感觉此文有拔高之嫌。
众所周知,2003年谭力(后落马)主政广安,不遗余力建设思源广场,就是为了庆祝小 平百年寿诞。宝鼎落成距今也不过十来年的时间。
说此鼎做为广安的地标性建筑还是无可厚非的,毕竟论高,大,上,此鼎还是有点规模。但是此文却给此宝鼎贴上“文化地标”,“厚德载物”的标签,那就明显有拔高的嫌疑了。
说到文化,虽然至今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但是人类传统的观念认为,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由人类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人类社会与历史的积淀物。
广安的文化是什么?广安人会不会在心灵深处,在骨子里就对思源广场的宝鼎有一种崇拜,有一种潜移默化的神往,在日常生活中抑或是有一种依恋,有一种捍卫。我看未必。广安人去看思源宝鼎,大概还没有广安人到华蓥山看宝顶来的虔诚。
至少可以这样说,广安的思源宝鼎还没有足够的历史沉淀来担负起“广安文化坐标“这一个称谓。
至于说到厚德载物,词典上的解释是:旧指道德高尚者可以承担重大任务。如今新的意思是说,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今多用来指以崇高的道德、博大精深的学识培育学子成才。
无论新旧解释,也只有道德高尚者才配拥有如此称谓。但不知刚刚铸立十来年的此宝鼎,又有何德何能获此殊荣?
思源广场上的宝鼎下方有四个大字,那就是“实事求是”。 站在实事求是的角度,我希望对于宝鼎还是实事求是的评价。不要做拔苗助长的事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