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日17:15,北京天健医院特聘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张文彭主任受邀做客中央四套中华医药《药用真菌防治肿瘤》节目,讲药用真菌诊疗肺癌。其专家多次受邀做客北京卫视《养生堂》、湖北卫视《饮食养生汇》、山东卫视《大医本草堂》等知名养生节目,赢得了观众一致信赖。
以下是专家在节目中讲的主要内容:
桑树如何防治疾病?
桑叶:我国最早记载有桑叶的药物著作是《神农本草经》(秦汉时期,公元前104年),功效疏解风热、宣肺止咳。
桑枝:桑树的嫩枝,春末夏初采收。功效祛风湿,通经络,利关节,行水气。
桑椹:为桑树结的果穗,夏季采收。性味甘寒,有补肝益肾,滋阴补血,生津润肠,熄风之功。
桑白皮:为桑科植物桑的根皮。具有泻肺平喘,利水消肿之功效。用于肺热喘咳,水饮停肺,胀满喘急,水肿,脚气,小便不利。
桑寄生:原名桑上寄生。目前临床通用的桑寄生为桑寄生科常绿小灌木桑寄生的带叶茎枝,古人认为寄生于桑树者为佳,其性味苦平入肝肾经,擅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养血安。
历史上对于桑黄的研究
历代本草对“桑黄”的功效主治记述不同,基本基于早在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药用价值。《神农本草经》“桑耳黑者,主女子漏下赤白汁,血病癥瘕积聚,阴痛,阴阳寒热,无子。”此后,魏晋时期《名医别录》、唐代《新修本草》、唐代《千金翼方》、明代《本草纲目》,对其功效的记载大致相似。
唐代《药性论》“桑黄味甘辛无毒”,“能治女子崩中带下,月闭血凝,产后血凝,男子痃癖,兼疗伏血,下赤血。
通过历代本草对“桑黄”的描述可知, “桑黄”主要诊疗癥瘕积聚、痃癖、女子崩漏带下、闭经血凝、产后血凝、及肠风下血、痔疮出血、心腹疼痛等疾病,而这些疾病与现代的很多体内胸腹部肿瘤、血瘀及出血病症相关。
中医如何认识桑黄?
归纳古代医药学家对于桑黄的认识,做一下总结的话,其味微苦,性寒。主要功效:利五脏,软坚,排毒,止血,活血,和胃止泻。主治症瘕积聚,脱肛泻血,血崩,血淋,带下,经闭,症瘕积聚,胃疼泄泻。
桑黄的药理作用主要有哪些?
1. 抑制肿瘤作用;
2. 护肝作用;
3. 降低和调整血糖浓度;
4.降低血脂,防止动脉硬化;
5.抗过敏。
如果您想知道以上具体药用真菌诊疗肿瘤的方法,请锁定12月1日17:15——中央四套中华医药《药用真菌防治肿瘤》节目,敬请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