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第七界世界军人运会”即将在汉阳开幕,武汉市及周边城乡临街房屋,全部翻修粉刷一新。按照宣传口所述:“军运会的召开,使武汉的城市口碑、知名度、服务能力等就像一张张名片四处分发,切乎实机地推向全国,推向世界推广;可谓一举三得。”武汉市政府为履行东道主职责,计划投资近100亿元建设军运会场馆设施,和街面的整治。白沙洲区域,作为此次投资建设的重点区域,将直接受益,迎来新的一个发展契机。”
作为市中心老城区的大智门附近,老房子多翻修难度大,泡损的老墙壁得铲见砖后重砌,满街的手脚架和装修时的灰尘,两旁又停满了汽车,使原本不够宽的街道,显得更加拥挤,上述一切给路人带来诸多不便,为了“军运会”这点大家可以理解。
在网看到这样一则新闻:“中午接到老妈的电话,说街里来人讲,就要开军运会了,接上头的指示,飞机在天上看到那些屋顶不统一的,要拆了统一整治。临街的房子要统一刷新还没搞下地,这背街房子的屋顶,又不知被哪个领导看到了...... 要是真的如此,那可是金漆马桶外面光,这样,让广大的纳税人就不好想了。
大智门的车站街总比其它街道要快上半步,人家的街道还在搭手脚架,友益街已露出崭新面目,只差路面和管道翻修装饰了。走进刚刚翻新好的新成里门楼,漂亮整洁的清水红墙、新门、新窗让人耳目一新。遗憾的是,随着步履深入,眼前景象和街面翻新楼房相比,用惨不忍睹一点不过分。从里弄的第二排房起,一直延伸到里弄的尽头。整条娘不疼舅不爱的里弄,蓬头垢面邋里邋遢杵立在那,回首展望里弄口,其反差之大让人心寒。
原本横直有序,泾渭分明的新成里,非常整洁漂亮。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楼上楼下电灯自来水,确系汉口相当不错理想的住房;系中上等工薪阶层家庭首选。当年巷子口有狼狗枪兵把守,里弄内驻扎着一个排的司法科解放军战士。
沧海桑田斗转星移,无情的岁月使房屋斑驳陈旧起来。上世纪八十年代曾大修过一次,往事如烟一晃而过,现破烂劲又展露头角,灰白墙又开始成片成片地脱落,红色的机瓦也开始炸裂破损,毫不留情面地漏起雨来,雨水加速房屋的损坏,越怕显得厚重和陈旧。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所建的新成里,面积本来就不大,整条巷子包括最俏皮的慧林坊,大小只有六排(巷子),房屋合计43栋。整条里弄全是清一色灰白墙、红瓦二层楼(含三栋三层楼)石窟门住房。每栋房占地面积90平米至150平米不等,其隶属关系,即:房产所有权,五花八门相当复杂。这是历原因和政策变化所造成的。
原本除五栋私房和改制后,房管所又陆续卖出不少零星房产外,余下就是文化局、教育局、新华书店、湖北大学、教会等单位;最近市政府,又将里弄最后两排(房)九栋,即:34号至43号,划拨给,一直喊亏损的“武汉地铁公司”,将其作为库存储备房,以便今后翻本创收。
多年来因新成里占地面积有限,隶属关系复杂,一直不受开发商待见。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今,也有不少开发商前来关顾过,有的还打眼勘探,均因面积太小,没什么油水可赚而被放弃。这次,被市政府划出里弄后二排,面积又缩小了六分至二,就越怕没人愿意看了。
那天人大代表到社区来收集百姓意见,按照官样文章说是收集材料了解民意。会上,有几位居民代表呼吁道:当前腾退工作一浪高似一浪,为什么独独新成里是,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我们何时才能搬进条件好,新建的小区去呀?代表直言不讳地说:“三德里、公德里·、宏伟里的腾退现已搁置,何时启动一时很难说,至于辅堂社区那就更设戏了……”
下面说说当今社会上流行的拆迁新词——“腾退”。“腾退”二字最早出现于“绿化隔离带”方面的拆迁。“腾退”的最大好处,就是有效地规避了征收拆迁部分法律法条款和规定,自成一套体系便于操作。其显著特点是“村民自治”,现实中多以“村民代表大会”的方式进行表决。实际上,“腾退”补偿的提高方式,与征收拆迁的方式并无本质上区别,常见的操作手段也没有什么不同。
这一操作模式,已由城中村逐渐蔓延到整个市区,各区自然更热衷这种自由模式。在解决各区控库存房和资金周转上,出现灵活、机动、便操作地可靠性。现缓解上述矛盾上虽有定成效,但呈现的新矛盾更为凸显,那就是,所騰出社区中漂亮老房子的大量闲置,使原本热闹的商业区出现断层黑洞,一栋栋空房摆在那里仿佛无人津问,致使市政府连连叫停。
近段时间里弄内装修的户又多了起来,人们知道:事在人为,房子再老再旧,只要捣适,能回报给你的,就是方便、干净、舒适的居住环境。要知道四米八的空高房,住起来舒适土态。如今整个社区暂时没有“腾退”计划,人们纷纷抓紧捣适,不捣适出点名堂绝不放手。
美中不足的是,我们居住的公共环境,没能借上“军运会”的东风,不能好好改善一下,修缮修缮,实在可惜!
再补充一句,这类石窟门的住房,属于砖木结构,整排共四至五栋房子,靠木头架子拉扯在一块,相邻的一排几栋房,那可是一损俱损,息息相关啊!
前年搭手脚架准备翻修的14号,此房隶属新华书店。当时就将屋顶上的瓦全部已经揭了,不知何因,翻修工作给停了下来,被揭的瓦不见踪影,看来多半是变了钱!哪只,这一放就是两年,如今,除了房墙倒塌一间外,整排房子都危在旦夕,至今也无人问津。
俗话说:“干前年,湿万年,不干不湿只半年。”光秃秃的木架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日晒雨淋加速腐烂。如果伤及主力木柱,那就,绝非是唇亡齿寒这点教训了,那是要倒塌整整一排房子的,即:6号到14号全部的。
这里不竟要问:“没瓦的房子,危险暂且不说,就拿“军运会”前评比的当口,为什么就没一同纳入整改!难道就不怕飞机上看到,扣,街道和社区的创建分吗?”
大家听说过,上海名胜旅游景点田子坊吧,如今的红火,不就是依旧还旧,充份利用这张充满文化底蕴的城市名片吗?其实田子坊的房屋结构、布局、整洁程度都没有新成里好,更没清水灰墙的慧琳坊典雅庄重漂亮!其规划的改建难度也比新成里大。
1933建造的田子坊,其最大的特色就是依然有很多居民在这里生活,还在使用的80年代标志装修的绿色信箱,给人一种出人意料的艺术美和亲切感;这种亲和力极容易让人接受。自1998年12月28日以来,“一路发文化发展公司”看中田子坊,揭开了泰康路上海艺术街的序幕,不久又有著名画家陈逸飞、尔冬强、王劼音、王家俊、李守白等艺术家和一些工艺品商店先后入驻进,使原来默默无闻的小街老巷,渐渐吹起了艺术之风。截至2009年年底,全市共有80个创意产业集聚田子坊,入驻企业达6110家。
作为近百年历史的新成里,当年是何等辉煌;为什么现在就“自甘”堕落,宁愿自生自灭,也不想奋发向上?其命运难道不能掌握在自己手中,竟然其如此悲惨凄凉!望街道工委领导和社区总支同志们好好想想,仔细掂量掂量,新成里的明天应该会是怎样?
里弄口翻新漂亮清水墙
里弄内房子垮了无人问津
被揭去瓦日晒夜露的砖木结构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