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971|评论: 1

[草根播报] 创业者周志春:家庭主妇“恋”上大棚水果 创业首年进账三十万(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27 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正值冬季,草莓开花时节,站在周志春的草莓园里,放眼望去,一株株嫩绿的藤蔓上开满白色小花,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周志春穿梭在大棚里,忙着给这些“新生命”通风、疏花,以求结出品质更好的草莓。
在资中县双河镇水口庙村长大的周志春,如今是村里的引领型能人,她在村里承包了60亩土地,打造草莓采摘和葡萄采摘园。去年,加上采摘游创造的经济效益,她的果园共计收入42万元。
一路走来,周志春踏实肯干,致富后的她将积累下来的经验技术无私地传授于人,为村里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贡献了一己之力。
■ 学,不分昼夜 ■
37岁的周志春,将两侧的头发简单地束在后面,配上一件暗红色呢子大衣、一双低跟长靴,整个人看起去甜美而不失干练。
十年前,为了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小孩,周志春从广东回到资中的老家,留在双河镇中心幼儿园当生活阿姨,这一呆就是六七年。返乡工作,虽然有了时间照顾家庭,但新的问题摆在了周志春面前。
幼儿园工作,每月工资只有一千多元,难以维持家里的开支,周志春想要干一番事业的决心越来越大,她开始关注身边亲友从事的工作,以求找到一个创业方向。
2016年,她通过亲戚了解到水果种植产业,并在村里的合作社看到了亿安科技种植园,就这样,一个想法开始盘踞在她心里:现在大棚水果的市场需求这么大,价格偏高,又有亿安科技这样的大公司提供场地,自己为何不试着承包几亩土地来种植水果呢?怀揣着这个想法,周志春迈出了种植大棚水果的第一步——学习种植技术。
此前,周志春从未接触过大棚水果种植行业,在相关知识上,可谓是零基础,学习种植技术对她而言,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
“起初,我每天到其他种植园去参观、学习。”周志春回忆说,白天她到种植园去学习种植技术,晚上就把白天学习的内容整理一遍,再次进行学习了解,加深印象。
草莓和葡萄种植的前期病虫害预防十分重要,需要学习的技术和内容也很多。一年的学习时间里,周志春去了成都、重庆等地参加各种技术培训,学习农业科技知识。“一边要照顾家里,一边要学习技术,很辛苦,但也很值得。”周志春告诉记者。
通过一年多的了解和学习,周志春掌握了大量的种植技术和知识。
2017年9月,周志春踏上了大棚水果种植路,她在水口庙村2组建立了亿安科技种植基地,承包了20亩土地发展草莓采摘、40亩土地发展葡萄采摘。
http://www.scnjnews.com/news/2018-12/11/6c4b90020a0b1d79580434.jpg
进行疏花
■ 拼,不怕苦累 ■
良好的开端,让周志春更加坚定了发展大棚水果种植的信心和决心,她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把自己的果园发展好。
经过精心挑选,去年9月底,周志春开始把选好的草莓育苗种进大棚。从此,她每天的工作变得繁重起来。
为了让育苗更好地生长,铺地膜是必不可少的一步,17个草莓棚,每个她都仔仔细细地把地膜铺好,每天还要定时通风、除草、查看生长情况……一个人忙活一大堆活,虽然每天都很忙,但看到草莓育苗一天天长起来,周志春心里特别高兴。
“等到草莓开花时也不能闲下来,因为疏花这个过程非常重要,把多余的花骨朵摘除掉,才能保证结的果子有更好的营养和品质。”周志春说,草莓成形的时候,还要进行一次疏果,把那些长得不好的都摘除掉。
到了12月份,大棚草莓开始进入成熟期,周志春又开始忙碌起卖草莓的工作。接下来的两个月,是草莓的销售黄金期,因为此时草莓供应量有限,市场需求量大,价格高,每天从大棚里采摘下来的草莓十分畅销,还有各地的游客来果园采摘草莓,这让周志春的草莓园收益又增加了一大笔。
然而,市场总是变化的。2018年3月过后,周志春迎来了一大困难——草莓滞销。气温升高,每天的草莓成熟量太多,而市场上的需求量变少了。眼看着草莓卖不出去,周志春犯了愁。
“那段时间,每天凌晨3点就起来摘草莓,到了早上6点,就把草莓拉到镇上去卖。”即便每天起早贪黑,即便草莓价格不高,周志春依旧坚持每天把草莓拉到镇上去卖。她说,就算是亏损,也要坚持下去。
一天,周志春在朋友圈看到有朋友在卖自己的商品,突然灵机一动:自己的草莓现在处于滞销期,为什么不创新一下销售方式呢?利用电商平台销售!
说干就干,周志春开始在网上学习电商销售的知识,并试着在朋友圈发一些自己的产品,让更多人知道,吸引更多顾客来购买草莓。果然,经过周志春的努力,草莓比以前卖得更好,还有许多外地商家来订购她的草莓。第一年种植草莓下来,周志春就卖到了30万元左右。
“那段艰难的时期,让我成长了许多。”周志春一直相信一句话: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自己踏踏实实干,总能成功。
http://www.scnjnews.com/news/2018-12/11/6c4b90020a0b1d79580a37.jpg
摘除多余的葡萄叶
■ 富,不忘乡亲 ■
一花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一个人致富不算富,共同富裕才能奔小康。经过两年的发展,周志春的种植基地已初具规模,预计今年的毛收入在50万元以上。现在,她心里想的是: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还要带动身边更多村民致富。
今年,周志春主动联系了周边10余名闲置在家的农村劳动力和两户贫困户,让他们来采摘园务工。
“一个月在这里干20天左右,一天工资是60元,这样下来一个月能挣到一千多元。”村民王秀英一边在周志春的采摘园翻土,一边向记者介绍。在这之前,王秀英一年能有两三千元收入就很不错了。如今,一年收入破万,工作的地方就在家附近,这样的生活,让她很满足。
除了让村民在种植基地务工,周志春还利用空闲时间,教有意向投资水果种植的村民一些种植技术和知识,周边有村民在水果种植上遇到问题,她总是热心地到村民果园进行现场指导和培训。
无私地将自己的种植经验和知识传授给需要的村民,如此热心的周志春,成了村里有名的“老好人”。村里只要有人提起她,大家都是赞不绝口。今年9月,周志春被镇上评定为“引领型能人”。
周志春说,自己通过发展产业慢慢富起来了,也希望自己教的种植技术和知识能够帮助和支持更多人发展产业,以此实现脱贫致富。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8-12-28 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