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链接: 黑科技的背后——视频监控步入深海区,创新技术推动千亿市场 数字高清视频逐步取代模拟视频,拉动的不仅仅是前端设备的更新换代,更是拉动了背后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千亿级大市场。 近年来,得益于平安城市和智慧城市的打造,国内安防产业始终保持高增长。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统计,2018年国内安防市场规模将达到7452亿元,2020年预计将接近1万亿元,年增长率保持两位数的高位增长,遥遥领先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 视频监控是智慧安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前端数据采集的关键入口。2014-2016年期间,视频监控在安防产品应用中的比例分别为47.06%、48.33%和50.63%。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的报告,2010-2016年期间,我国视频监控市场规模从242亿元增长到96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5.86%。预计2018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192亿元,同比增长达12%。 而公安部门,无疑是推动这一需求背后最大的力量。 对于不熟悉公安业务的同学,钛主编在此简单向大家简单解读一下: 从顶层设计来说,公安部门的强烈愿望是:在全国各地建设一张立体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网。而这张网的要求是: 联网共享 拥抱大数据 实现预测、预警、预防。 以此驱动公安业务升级。 做公安视频业务的人,都熟悉两个重要的文件——“996政策”和“620讲话”。 “996政策”即《关于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的若干意见》,政策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全预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 “620讲话”即全国公安科技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重要指示,通过讲话我们可以解析出,未来公安信息化应该具备三大能力——实现万物互联互通的数字化“天网”、对海量数据拥有超级运算能力的“天算”,和具有超级智能控制能力的“天智”。 目前正在紧张推进的“雪亮工程”,正是这两大政策的落地延伸。 对于公安部门来说,如今他们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智慧化变革”,而这场变革的目标是: 从事后被动处置向事前主动预防转变,增强犯罪预见性、主动出击 让警力下沉,形成最强作战反应机制 更快破大案、更多破小案、更好控发案 本次中国·南京智慧公共安全高峰论坛上,也发布了《南京智慧警务总体技术设计》白皮书,提出了以新技术作为“土地”;以公安信息栅格网为“树根”,前端采集数据;以警务大数据中心为“树干”,提供服务支撑能力;“树干上”长成5个“树枝”——情指平台、警综平台、办公平台、基层及专业警种智慧应用、安全保密运维管理及集成验证的智慧警务树总体规划蓝图。 由此看来,智慧安防可不是单纯布局视频监控摄像头那么简单的事情!由海量摄像头组成的神经网络,和由“数据云”组成的智慧大脑,将成为我们未来公共安全的视觉中枢。 可以预见的是,这又将是一个全世界未有的超级工程。而相信我们的生活,也将随着这张“智慧网络”的完善,变得越来越安全。 (图片来源: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