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690|评论: 0

[散文随笔] 苦度三时为回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16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苦度三时为回家
雪郎
回家过年,是羁旅者之梦想。要求不高,受条件限制,有很多人客居在异乡。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能回家过年,对他们是一种奢望。

难怪梁实秋在《北平年景》中写道:“过年须要在家乡里才有味道,羁旅凄凉,到了年下只有长吁短叹的份儿,还能有半点欢乐的心情?而所谓家,至少要有老小二代,若是上无双亲,下无儿女,只剩下伉俪一对,大眼瞪小眼,相敬如宾,还能制造什么过年的气氛?”

受此影响,每逢岁暮,运输部门就摊上了“大事”。你要回家,我要回家,他也要回家,暴涨的旅客让他们吃紧。

外媒不停地报道这一盛况,称为全球华人的一次“大迁徙”。

有经济学家主张春运提高票价,还是挡不住大家回家的痴情。

从二十岁开始,过年回家就成了我一年中的大事。到家看望父母,拜访亲朋,把酒言欢,失意之人发发牢骚,成功者分享一下喜悦,不咸不淡之人发发感叹:“又一年过去了……”

歌曲《常回家看看》中的情景:“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带上笑容/带上祝愿/陪同爱人/常回家看看……”相互一比,漂泊之人自愧弗如。

但在家过年的心情是轻松的、愉快的,他们忘记了自己的学习压力或职场压力或房贷、车贷压力,不管你年龄多大,在父母眼里,你又成了那个儿时的娃。

记得刚结婚那年,要回岳父家,也得回自己父母家。我们便晚上乘车,以往都是第二天八点过到达小镇。岂知高速路修好试通车,时间缩短了五个小时,到达小镇才凌晨两点过。寂静的街道,星星点点一些路灯,远处还不停地传来狗吠。本想就此住宿,怕打扰了店家的美梦,硬着头皮往家走。

我是第一次去岳父家,回家的路妻子也多年未走,她在记忆中搜寻,我着急也帮不上忙。第一次,我们爬上了一个小山坡,妻子发现方向不对,我们又折了回去。第二次终于找对了方向,在手电筒光的照射下,顶着浓雾、背着行礼前行。

隆冬的雾越下越大,伴随着白头霜一齐降下,我们明显感到路面结冰后的溜滑。手电筒的光越来越弱,它只能穿透三米内的雾。走呵走,前面突然无路,四周全是茂密的松柏和杂草丛生的乱坟岗,心里突生恐惧。又原路返回,走到了有人家的地方。我们迷路了,妻子不让走,我一看,时间才三点钟。没有办法,只好在大雾中立于田野的一棵大树下静待天明。

少时在老家夏夜听过鬼故事,老人说,晚上走夜路往往会遇上道路鬼,他们会让人迷路,让你在沿途不停地徘徊。但道路鬼不害人性命,遇上时行人往往解开自己的衣扣,意即不让道路鬼蒙心,使自己及早找到回家的路。不信鬼神的我,此情此景也想到了此意,试着解开自己的衣扣。寒意趁势而入,让我不禁打了个寒颤。

妻子问我:“怕吗?”

一种大丈夫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怕什么?我带有猎刀。”

住户中途开了两次灯,灯光透过窗户洒向田野,麦苗、油菜的叶子上全是一层白霜,好似洒了一层面粉在上面。他们不知,这个时点还有行人没有回家。豢养的犬只时不时地狂吠几声,很快又归于平静。

回家,回家,我们心中只有这样一个念头。

静静地望着天空和田野,相顾无言,慢慢地等待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直到雄鸡报晓。

六点过,架设在田野外的有线广播开始播音,妻子如梦初醒,一下找到了方向感,我们成功脱围。就在我们站着的地方,该走的路相差不过一丈来远。前前后后算来,我们在寒夜郊外已苦度了三个多小时。

突然想到清朝蒋士铨的《岁暮到家》: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过年回家,回家过年,见着亲人,苦度三时又算什么?能叹风尘吗?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