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阿国已有集资公司近100家,为了吸收新储户,进行了近乎疯狂的利率大战。 1996年7月,知名公司Kamberi的公司把每月的利率升至10%,另一家公司Populli也不示弱,把月利率上调为30%。 10月,另外两家公司Xhafferi和Sude的月利率已经突破40%。 把一笔钱存入这两个公司,两个多月就可以翻倍,这真是天下掉馅饼了。 于是乎,这些公司的前面出现排队存款的壮观局面。 工厂的近一半工人不再上班,而南方的农民甚至把牲畜杀卖钱。 人们把自己的全部积蓄都拿了出来,甚至卖掉了房子。 全国三分之二的人把全部家当投入到这场绚丽的肥皂泡之中,做着一夜暴富的美梦。 连IMF和世界银行都意识到了阿国局势的严重性, 提醒阿国政府注意,但是,总统贝里夏却在为这些公司的合法性进行辩护。 1997年1月,Sude和Gjallical两家大公司宣布破产,这下引起人们的恐慌,并引发了 提取本息的风潮。 绝大部分公司寻找各种理由推迟支付,停止支付,有的公司开始外逃。 “一夜回到了解放前”,很多储户绝望得一病不起,饮恨自杀。 人们在绝望与愤怒之下,把矛头指向了阿国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