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晃就到了1989年的6月的中师中专预选考试。当时全区的初三学生大致近千人都集中在兴旺小学里参加考试。现在依旧记得当时要考七门课程,总分七百分,一共要考三天。当时兴旺小学校门的石梯子旁边有一株很大很大的黄桷树,黄桷树的树干要几人才能合抱,树干上有几个很大的树洞,人还能够从树洞里钻进钻出,甚是有趣。当时我们班四十多人住在兴旺供销社开在公路旁边的一家旅社里,总共要吃住三天,每人要交五十八元的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家里穷的学生交不起这笔费用,于是就在附近的亲戚家借宿。当时每天一考完,我就喜欢跑到兴旺铁厂里去和一个名叫邓德金的同班同学一起复习第二天要考的功课。铁厂挨着一条河,河边不远处有一个亭子,名叫白塔堰。铁厂里的蚊子很多。也就是在兴旺铁厂里,我第一次认识了我后来的师范同班同学龙维杰,龙维杰讲话的声音很好听,抑扬顿挫,就像唱歌一样。我问他是哪里的人,他回答说是天成的,在十圣宫小学读的书。后来才得知说话是这种腔调的人,其祖籍大致是湖南沅州的,人称沅州拐子。长乐、天成、隆兴、杨家祠堂一带的人说话基本上都是这种腔调。 参加完三天预选考试,然后大家都作鸟兽散。回到家中等了大约十天左右,成绩出来了。我们海田初中参加中师中专预选考试的四十多人只预选上了五人,分别有我,康绍银、李大春、李小华、刘应贵,在全区近千名考生中,我侥幸以683分的成绩名列全区第一名。后来,当年七月,我们五人又坐车赶到县城的周口中学去参加了中师中专正式招生考试,我、李大春、李小华三人考上了师范,康绍银、刘应贵没有考上,两人只好去读了高中,后来也都考上了大学。康绍银考上了南京国际关系学院,刘应贵考上了广西的一所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