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丨节后诈骗分子已开工!莫被骗!!莫被骗!!!
四川禁毒 |春节长假的余额已经用完
告别长假
新一年的工作开始了!
同时,诈骗分子们也开始“上班”啦
警察蜀黍全力出击
为大家带来最新的预警信息!
常见诈骗方式
01务工诈骗陷阱
一、张贴“招聘广告”。诈骗分子在街头繁华路段张贴招聘启事,吸引应聘人员。
二、发短信招聘诈骗。诈骗分子通过伪基站群发垃圾短信息,诱使受害者电话联系,再以收取报名费、体检费等名义诈骗钱财。
三、网络招聘诈骗。诈骗分子通过在招工网站、论坛等发布虚假招工信息,诱骗打工者前来应聘,通过电话联系、汇款等方式诈骗钱财。
四、“找关系”招聘诈骗。诈骗分子谎称关系广,可为求职者打通关系找工作,再以花钱“打点”的名义骗取钱财。
五、非法中介招聘诈骗。诈骗分子借招聘公司的外壳,骗取求职者信任,与求职者签署协议,收取各种名目的费用后,即携款潜逃。
02“来我办公室一趟”
诈骗分子通过非法途径购买的公司员工的个人信息,拨通电话直接叫出机主的姓名及职务。
受害人接到电话,诈骗分子就说自己是“领导”,让他第二天到办公室谈话。过一段时间后,“领导”又给受害者打电话,以着急送礼等借口要求受害人向指定账户打钱。
蜀黍提醒:接到“领导”电话,要保持头脑清醒,不轻信,不转账,尽量核实对方身份。一旦被要求汇钱,基本就是诈骗。
03异地消费
“这里是某某银行,您2月2日在某地消费5000元,如有疑问请马上与我们联系。”这种异地消费的诈骗短信在节后较为常见,因为有部分人会在春节期间外出旅游、刷卡消费,所以不少市民会上当,拨打电话后,按对方要求把钱款打入指定银行账户。
蜀黍提醒:收到类似“异地消费”的短信不要轻信,即便真在异地有过消费,也要先向银行求证。
04快递未取
由于春节期间不少快递都休息了,诈骗分子瞅准这个时机,假冒快递公司,电话通知事主有未取的快递。诈骗分子会询问事主的姓名、电话、身份证号码等个人信息,以便进一步诈骗。甚至,诈骗分子还会称快递里有毒品等违禁品,并转到“公检法”系统要求受害人打钱。
蜀黍提醒:接到此类电话,不要轻易泄露个人信息,更不能转账,以免上当受骗,可以向快递公司官方咨询,或者拨打110报警。
05中大奖了
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受害人个人信息,谎称春节期间购物中奖,奖品往往是汽车、电脑、手机等大奖,但是对方提出领取奖品需要缴纳所得税、支付运费等,要求受害人汇款。
蜀黍提醒:遇到类似诈骗电话或短信,请直接拨打110报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