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我的新家装修。朋友建议养一些花草吸收甲醛,并送来了一盆虎皮兰。这盆虎皮兰,齐刷刷地生长着五六枚茎叶,每一枚的叶片大小十分相仿,一看便知是出自会打理花木的人之手。朋友建议说,虎皮兰极易繁殖,可以把这一盆分成好几盆,等长起来以后对室内的空气净化会更有好处。 说做就做,我找出了家里存留的花盆,清理干净残留的枯枝败叶,开始分盆栽种虎皮兰。这些花盆都是以前养花的时候所买,后来花没养活,花盆倒是留了下来,并有了这个恰好的用场。因为是废物利用,花盆大大小小小规格不一,最小的不过茶碗口大小,最大的则像是盛放粮食的小缸。因为这次养花的目的是“治理污染”,对美观方面的要求自然降低了很多,所以在分盆结束后,我便把它们依次排放在了阳台上。 虎皮兰是不是吸收了甲醛并无法考证,几年的时间下来,它们成了家里数量最多的盆栽倒是成了事实。那些生长在大盆里的虎皮兰,不仅叶片长得又快又高,根株繁殖的能力也十分强大,几乎每半年的时间就需要进行分盆。而那枚栽在茶碗口大小的小盆里的虎皮兰,最初时与其他虎皮兰的生长情况大差不离,后来却慢慢降低了生长的速度。以至于,直至今天仍然保持着单枚叶片,叶片的高度也比其他的虎皮兰矮了很多。 曾经差不多大小的茎叶,同时间栽种,同样浇水,同样打理,同样的阳光、空气和水分,为什么成长的速度和能力出现了如此大的差别?不过是因为栽种它们的盆子大小不一而已。其实,人的成长也是这样,要想长得更快,更持久一些,就需要根植于相对来说比较厚重的土壤,而不是茶碗口大小的花盆。 前些天,我曾经和一位在中国办学的美籍华人探讨过关于教育的一些话题。讨论的结论是:东西方在教育实践上的认识,确实存在着一些分歧和相左的做法,孰优孰劣并不很好辨别。但是一些显而易见的差别,确实可以给我们一些惊醒。比如,我们注重训练和强化,他们则可能更注重思维和探究;我们想在短期内获得看得见的成绩,他们或许有耐心把收获放在未来……诸如此类的差别,很难用一个理念或词语来厘清。我们曾经相约,看看谁可以用最简单的方式表达清楚。看到这些虎皮兰,我忽然就有了答案。 同样是种植,不过是花盆大小的问题。于教育而言,我们更多的是在小花盆里种植,他们更愿意在超大的盆缸里培育,甚至于是田野里的放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