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937|评论: 0

法国中小学废除爸妈称谓引争议 提倡同性平权的初衷更重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2-20 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直以来,对于家长的称呼就是“爸爸”“妈妈”,但近日法国通过一项修正案,正式文件称法国中小学生废除爸妈称谓,引发网友热议,那么,法国中小学废除爸妈称谓是怎么回事呢?
  根据12日由法国国会通过的一项修正案,为了宣扬同性平权,未来在法国的所有中小学中,未来在法国的所有中小学中,正式文件上双亲的书面称谓将由“爸爸、妈妈”变为“家长1、家长2”,政府推动此项修正案的目的是确保同性恋双亲的合法权利。有人说这“对性少数群体最大关怀”,但更多人表达了反对。
  一周以来,围绕该修正案的争议在法国舆论场持续发酵,调查显示超过七成的法国网名不认可“家长1”“家长2”的称呼。
  很多异性恋父母表示,当了多年爸、妈,突然要变成“家长1”“家长2”很难适应,而且也难以决定谁是1谁是2。
  一名有两个孩子的法国母亲对《费加罗报》表示,“政客动动嘴皮,议会里投个票,我就从‘妈妈’变成了‘家长1’或‘家长2’,我成为妈妈已经16年了,政府这么做有没有问过我的感受?”
  一名大学法语教师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爸爸(père/papa)、妈妈(mère/maman)的称呼在法语的发展史上不是平白出现的。
  它们在在语音和语义上体现出一种特别的亲子纽带联系。而“家长1和家长2”是法律意义上的身份界定,显得有些生硬和机械。
  为了尊重性少数群体,避免歧视而采取的这种做法,在结果上会造成新的歧视——逼迫异性恋父母放弃自己的身份认同。在更深层面上,她认为这次的事件事实上显示出法国社会中以天主教价值观为基础的保守主义和后现代思潮之间日益紧张的冲突。
  对于此类事件,很多网友只是正式文件,而非生活中,更改之后并没有什么重大的影响同时也是又做到少数群体的关怀,觉得有这种意识还是蛮好的,毕竟不是所有家庭都是有爸爸妈妈的,有的只有一个爸爸或妈妈,有的人和爷爷奶奶长大,甚至在姑姑伯伯家长大,有的人有两个爸爸或者妈妈,欧洲未婚生育很多,婚姻不是必需品后很多单亲妈妈带孩子,家长二这些可以写外公外婆对于保护孩子来说,家长的称呼,远比爸爸妈妈好多了,但是效果怎么样会带来怎样影响还有待考究。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