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例河道采砂破坏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案在南充公审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南充2月22日讯(南平 文/图)2月20日,全国首例河道采砂破坏水生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案在南充市高坪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 庭审现场,高坪区人民检察院指控,2015年3月到2016年6月期间,吴某某等7名被告人在嘉陵江南充段非法采砂共计22万余立方米,造成国家矿产资源损失284.9万余元,构成非法采矿罪。公益诉讼起诉人认为被告人侵害国家财产、破坏嘉陵江水生生态环境,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请求判令7名被告人连带赔偿国家矿产资源损失284.9万余元、赔偿水生生态环境损失103万余元、支付鉴定评估费22万元并在媒体上公开赔礼道歉。 因案情复杂、涉及公众利益,高坪区人民法院以审判员3名、人民陪审员4名组成7人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并进行了网络直播,省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和部分群众参与了旁听。 高坪区人民检察院有关负责人介绍,本案系全国首例河道采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案情及其复杂,涉及采矿、船舶、交通安全、地质学和水生生态环境保护等多个专业领域,证据数量众多、种类繁杂。 庭审从当天上午9时进行到傍晚7时,期间,检察机关申请了四川农业大学水生生态相关科学家以专家证人身份出庭,证实河道采砂对水生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及修复措施,平均每采挖1立方米砂石应当补偿的费用等。 由于控辩双方分歧较大,高坪区人民法院将择日宣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