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扫一扫 下载APP
微博扫一扫 关注微博号
微信扫一扫 发布留言帖
举报
全部评论 按赞排序
哇,老爷爷胸门口有个小娃儿呢!!!
谢谢各位啦,看到这些片片心里那个激动就没法摆了。
虽我们三兴还比较穷,但看到了三兴人民的开心、快乐
我做为三兴人还是蛮骄傲的。
辛苦了各位!三兴我的家乡山好、水好、人也好。可遗憾的是街道太凌乱了!没办法边缘乡镇嘛。但还是猛起顶咯!
前头的PP为啥子感光度都那么高呢?
这个塌塌 钓鱼钓台钓安逸
很喜欢这份乡土气息
很怀念那份乡间情节
楼主的视角很不错,但是,有个别照片暴光过了点罗.
戏楼建筑上下两层,总面积近千平米。台口朝向现在学校大门,以三面环墙,泥竹木结构为主,学校大门与戏楼之间有一大片空地供观众看戏之用,颇具气势。 三兴戏楼在结构、材料上与普通戏楼没有两样,它最有价值之处在于戏台前挡板上密集地雕刻着各式各样的人物全像,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也正是因为太逼真了,文革中招来“杀身之祸”,好多人物的头被“斩”了下来,后来又到了十多年前的那个夜晚,戏楼和供奉在它里面的龙(过年舞的龙)一起升天了!
戏楼的毁灭,让三兴街上的少童少了一个重要的玩耍场地,也让三兴从此再也没有唱过大戏。戏楼底层是三兴最早的茶馆,除了茶还有小酒。一杯茶、一壶酒、一个牌局,是当时很多“有钱人”来赶场的动力。他们以经常能出入茶馆为骄傲,并以此作为炫耀的资本,于是就有人会故意多喝上几杯,在茶馆门口红着脖子与另一个同样红着脖子的哥们吵吵架,让更多的人知道他们今天又来茶馆消费了!(呵呵,独有的茶馆文化。)
随着时间的流失,戏楼早已淡出我的记忆。今天看到版主三兴扫街的PP,总感觉三兴的“古”应该不只是老房、旧街、文革标语所能诠释的,冥思一下,原来还有它-戏楼!
但愿有熟悉三兴、见过戏楼的朋友能和我一起寻找戏楼的记忆,一起怀恋它,为它的突然消失感到惋惜,为现在这么多关心三兴的朋友镜头里没有戏楼而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