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185|评论: 0

[散文随笔] 期望、自由、友谊——《肖申克的救赎》电影观后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3-15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昨天晚上,终于在某奇艺会员到期的最后一天,点开了电影栏目的好评榜单。第一个引入眼帘的就是《肖申克的救赎》,尽管已经从头到尾看过8遍,在只有一次机会的前提下,我还是选择了重温这部电影。

  记得在大学学习电影赏析课程的时候,无论是影片拍摄的授课老师讲长镜头案例,还是音响老师讲影片配乐案例,这部影片在课堂上出现的频率,都出奇的高。

  等到我第一次打开这部电影,在那个还是以爱情为主线的观影时代里,当我从头到尾观看一遍后,当时的我并不知道该以何种文字描述那种心情,回过头来再看,我想那是一种真正的满足感。此后的观影里,有过感动,有过震撼,但是这种满足感,却非常少了……

  20世纪40年代末,小有成就的青年银行家安迪因涉嫌杀害妻子及她的情人而被捕入狱。在这座名为肖申克的监狱内,希望似乎虚无缥缈,终身监禁的惩罚无疑注定了安迪接下来灰暗绝望的人生。未过多久,安迪尝试接近囚犯中颇有声望的瑞德,请求对方帮自己搞来小锤子。以此为契机,二人逐渐熟稔,安迪也仿佛在鱼龙混杂、罪恶横生、黑白混淆的牢狱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求生之道。他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帮助监狱管理层逃税、洗黑钱,同时凭借与瑞德的交往在犯人中间也渐渐受到礼遇。表面看来,他已如瑞德那样对那堵高墙从憎恨转变为处之泰然,但是对自由的渴望仍促使他朝着心中的希望和目标前进。最终,成功逃离肖申克监狱。并将典狱长等监狱管理人员绳之以法。安迪和瑞德最终在面朝大海的地方,过上了平静的生活。

  真正优秀的电影不是快餐文化,也不是娱乐至死。如《肖申克的救赎》一样,能反映社会的现实、人性的本真和人生的价值,能够打动人们的内心,触动人们的灵魂,引发人们无限的思考和回忆,这样的电影才是优秀的。

  要说影片中如安迪一样的人生遭遇,有同理心,这是不大现实的。而这部电影之所以具有如此之大的魅力,我的个人理解是源于人们普遍的信仰和追求,即:期望、自由和友谊。

       有时候,我也在想,安迪在影片中表现出来的那种强大内心的资本是什么?是扎实的专业知识。内心空虚的气球很容易被外力压迫,相反,内心充实的物件,能够抵抗外部世界的碾压。安迪能够凭借墙上刻痕判断墙壁质地,知道何种工具能够凿通墙壁,知道如何吓唬变态人渣将肮脏的东西放入自己口中,知道何种方式能够获得图书馆拨款,知道如何避税和洗钱,这些都是知识,不管是专业知识还是业余的地质学知识。以上,就是我个人从这部电影的所获所得。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