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博鳌论坛正在召开,而格力董事长董明珠女士的金句很火。很火是因为董小姐本就是快言快语者,再加上刚刚赢得与小米雷军先生的“10亿赌约”,正是以著名国有控股企业董事长身份而牛气冲天的时候。因此,董小姐有资本评论任何事任何人,或者一针见血或者胡说八道或者指领未来。
有关人的评论不好说,但是看到董小姐有关民企的一些言论,我觉得恰真实反映出了民企的困境。
比如董小姐说的,“国企那敢行贿,民企在政商勾结上出了问题”,就很有意思。国企那敢行贿,这是以董小姐在格力公司20多年的经历总结的。不敢行贿,是因为有纪律约束,还是因为国企没有必要行贿呢?搞营销出身的董小姐凭借着格力商品的卓越品质,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上,自然是有足够的优势。国企的格力肯定也是有营销费用的,至于这费用用到那里,估计肯定不会用于行贿官员的。
只要将格力商品批发到各地的经销商处,面对着庞大的消费者市场,经销商总是有着不同的销售策略。如何销售呢?或者价格或者优惠或者增加附加等等,那就是商品质量或者价格,尤其是经销商的能力来发挥作用了。
显然,此时无论是格力作为国企或者是民企都是没有任何约束的。不过,董小姐没有说的是,格力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因为国企的身份,却占尽了所有的优惠。比如说,格力会缺乏资金吗?不会的。因为所有商业银行都会给格力提供大量优惠贷款的。毕竟是国企,身份就决定了在银行领域的信誉。试想,僵尸企业都能有用之不尽的贷款,何况有竞争优势的格力呢?
还有,在行政小科长就能决定民企“生死”的营商环境中,有着行政级别的国企,也根本用不着“行贿”的。当然了,我这里只是说,那些与格力一样的在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企业,至于处于基础行业或者垄断性行业的国企,资金不足或者被“吃拿卡要”,甚至被“科长”刁难的现象,根本就不会出现的。
所谓的共和国的长子嘛,优势是明显的。比如说,格力董小姐一直宣称要给9万员工盖“两室一厅”的房子。问题是,与这些“两室一厅”房子有关的土地基建手续资金等那里来的呢?还有以私人投资进入了珠海银隆,却能掌控全部的话语权,凭什么?
就拿这次与小米雷军的“10亿赌约”来说,民企老板的雷军只是想“1元钱”证明,可是豪气云天的国企“打工者”却敢叫劲“10亿”?如果董小姐输了呢?呵呵,显然就是凭借国企董事长的身份而已嘛。
民企出事就在“政商勾结上”。民企愿意行贿吗?民企愿意花钱去巴结官员吗?无非就是现实营商环境中,能够限制或者“吃拿卡要”民企的因素机构或者规则太多了。民企行贿或者“寻求权力”,就是想有个合理的生产经营环境而已。
如果我们的营商环境真的得到彻底的改变,民企老板干吗“勾结权力”或者去行贿呢?显然,制度成本的问题是当下国内进行改革的原因所在。比如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2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按照竞争中性原则,加快清理修改相关法规制度,对妨碍公平竞争、束缚民营企业发展、有违内外资一视同仁的政策措施应改尽改、应废尽废,年底前实现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在国家、省、市、县四级政府全覆盖,今后涉企规章、规范性文件和其他政策措施都要进行公平竞争审查,建立投诉举报、第三方评估等机制,坚决防止和纠正排除或限制竞争行为。
这里的关键就是从国家到基层的政策措施都要清理,而且对营商环境要进行第三方评估,同时,还有具体的时间点。很显然,这种“伤筋动骨”的大清理与措施,才会真正的营造出竞争中性的营商环境来。到那时,行贿,勾结权力,对民企来说将会成为历史。此时,行贿就不是敢不敢的问题,而是没有必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