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917|评论: 0

[民生杂谈] 四川招募1509个名额到基层 条件放宽安家费提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4-15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家看过来!
4月10日
2019年四川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招募计划启动
今年全省新招募1509名高校毕业生
主要到乡镇从事2年
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等服务。
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提高我省“三支一扶”计划招募质量,更好发挥“三支一扶”人员助力脱贫攻坚生力军作用,营造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扎根基层和在基层成长成才的良好氛围。今年,四川进一步优化了“三支一扶”计划政策措施
一是放宽了招募条件,取消了高校毕业生毕业两年内的招募限制。
[size=1.18]二是提高了待遇保障,将新招募人员安家费由2000元提升至3000元。
[size=1.18]三是加大对特殊地区政策倾斜力度,明确在民族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贫困县服务的人员,可直接考核招聘到服务所在县(市、区)的县、乡事业单位;同时,在上述地区连续服务4年以上且考核合格的,在申报中级、高级职称资格时,其任职年限可放宽1年。
报名需满足哪些条件?
如何报名?
大家快来了解。

1招募数量
“支教计划”招募237人,到师资紧缺的基层义务教育学校从事支教服务。

“支农计划”招募408人,到乡镇或农技服务部门从事支农服务。

“支医计划”招募544人,到乡镇卫生院从事支医服务。

“扶贫计划”招募320人,到乡镇从事扶贫开发项目服务。

2招募对象
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的专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含2019年应届毕业生),其中,“支医计划”可放宽到成人教育医学专业的大专及以上毕业生,年龄不超过30周岁(1989年4月25日后出生)。

3报名须知
时间安排:
报名时间:4月19日至4月25日上午8:00
笔试时间:5月18日

报名方式:
本次考试报名全部采取网络报名方式进行,不设现场报名,免交报名费,不指定辅导用书,不举办也不委托任何机构举办考试辅导培训班。

报名网址: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官网(www.sc.hrss.gov.cn)首页“人事考试”专栏。

笔试说明:
笔试科目为《职业能力测验》,考试地点设置在各市(州)政府所在地。

[size=1.18]
4服务期间待遇
1.工作生活补贴。“三支一扶”人员的工作生活补贴,参照本地乡镇事业单位从高校毕业生中新聘用工作人员试用期满后工资收入水平确定,按月发放。工资收入包括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四部分。在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按规定发放艰苦边远地区津贴。

2.安家费补贴。对新招募且在岗服务满6个月以上的“三支一扶”人员,给予一次性安家费补贴3000元。

3.社会保险。“三支一扶”人员在当地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在建立补充医疗保险制度的地方,办理补充医疗保险。

4.职称评定。依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参加职称资格评定或考试,“三支一扶”服务年限计算为专业技术工作年限;在乡镇工作的,可免于职称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评定专业技术职务由县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所属的人才服务机构代为申报。支医人员在乡镇卫生院的服务时间,计算为城市医生在晋升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前,到基层累计服务的时间;经过规范化培养的全科医生,可提前一年申请职称晋升,并可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到全科主治医师岗位。凡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及卫生健康委医师资格考试报名有关规定的支医人员,由服务地相应医疗机构出具相关证明,在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办理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有关手续后可参加考试。在民族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贫困县连续服务4年以上且考核合格的,在申报中级、高级职称资格时,其任职年限可放宽1年。

5.户档管理。户口可统一由省人才交流中心免费管理,也可根据本人意愿将户口转回入学前户籍所在地。人事档案原则上统一转至服务单位所在地的县级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免费管理,党团关系转至服务单位。服务期满已落实工作单位的,其户口、档案和党团关系及时转入接收单位;暂未就业的,户口转入入学前户籍所在地,档案转至户籍所在地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管理。

6.休假。参加“支教计划”的人员,享受国家规定寒暑假。其他计划的人员服务期满一年且考核合格的,在服务的第二年可享受7天的休假(不含法定节假日)。在享受上述休假期间,工作生活补贴照发。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