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池的乡愁岳池的桥
在过往的历史长河中,在交通还不如今天这样发达的岁月里。小溪上的一座桥,承载了人们多少的乡愁记忆?今天偶得闲暇,将自己资料中有关“桥”的内容整理出来,权当一杯具有浓郁乡情而又思绪缭绕的浓茶与大家供品....
——饭滩桥
——苟角高桥
苟角高桥位于岳池县苟角镇灯草行村、白云观村交界处。建于清代,东西走向。占地面积:100平方米。为平板石桥,七孔,桥墩顶层石料呈“凹”字形,将桥面牢牢固定;桥墩立面的两块石料缝隙间,用两端大,中间小俗称“猪腰子”型的石楔嵌入,使之牢固,不产生动摇,可谓设计和建造精绝。桥长37.3米,宽1.7米,高3.5米,跨4.7米,桥面石板厚0.5米。苟角高桥是我县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中新发现文物,该桥为研究古代交通及桥梁建筑工艺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和溪县遗址“大桥”
——罗善桥
罗善桥位于岳池县大佛乡罗善桥村四组一小河上。建于清代,南北走向。石砌桥,三孔。单跨度9米;桥面宽4.1米,长31米,高7.95米。中拱顶中刻有“龙飞光绪廿五年岁次已亥二月十一日立”等字样。桥面为板石铺面,桥两边置有护栏,护栏为条石垒砌,护栏高0.80米。南北桥头各置踏道5级。
——岳家溪桥
岳家溪桥位于岳池县罗渡镇云门寺村六组。建于明代,东西走向。为单孔石拱桥,该桥横跨于渠江一支流上。单拱跨度11米,高6米;桥面用板石横向平铺而成,桥长22.65米、宽4.2米。桥面左右两侧原雕刻有一兽头,现已被毁,桥底部正中刻有文字“信士陈光......”,文字由于年代久远,辨识较困难。桥东西两端置石阶梯,阶梯逐级而上。该桥为当地百姓进出之必然通道。
——野猫滩桥
野猫滩桥位于岳池县酉溪镇野猫滩村三组。建于中华民国6年(1917年)。东西走向。桥为五孔石拱桥,桥面两边护栏雕刻花卉图案。桥跨度11.05米;桥长54.6米、宽6.3米、高8.2米;护栏高1米、宽0.40米。桥中孔顶石上阴刻“民国6年(1917年)岁次丁已阴历三月二十六日吉立”等楷书文字。该桥梁整体保存较为完整,为研究当时的交通及桥梁建筑工艺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化龙桥
化龙桥又名三善桥、乌龟桥。位于县城南33公里的罗渡镇9、12、14村交界处的小溪上。修建于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桥面用板石铺砌,分别在东南、东北、西南三方安上桥墩,铺上石板,架成一座极为少见的特殊平桥。
桥占地面积20平方米,分东西两桥,呈“八”字形跨于小溪中间一龟形石上;桥除巨石外,共有六个桥墩,墩跨2.5米;桥面各长12.5米至10.5米,宽均为1.2米。桥面用厚0.27、宽0.6米的28根条石相拼平铺。该桥平坦牢固,至今保存完好,仍为当地群众赶集大道。
——赵椿桥
桥南北走向,面积134.62平方米,三孔石拱桥,桥结构完整,造型美观,线条流畅。桥长25.4米,宽5.3米,拱跨8米。桥面有石栏杆,高0.60米;栏板上有浮雕花纹和人物图案,做工极为精细。在距桥墩0.3米左右高的桥身上,有镂空雕牡丹团花。据当地人说,桥身正中原有“金丝解玉带”等浮雕,在“文革”中被当作“四旧”捣毁。桥空正中刻有“清嘉庆丙子年(1816年)冬月上浣谷旦顺庆府岳池正堂陶利书閤邑绅民建”二十七字。
——安公桥
安公桥,位于岳池县九龙镇安公桥社区安公路。桥为南北走向,始建于南宋年间,明代毁于洪水,重建于清代。清光绪版《岳池县志》记载:“安公桥至东三里,系安相公丙建,因名,历代碑志尚存,通志载《安公桥》”。安公即安丙(公元1148-1221年),字子文,号皛然山叟,南宋绍熙五年(1178年)进士。四川制置大使兼知兴元府,知枢密院事,观文殿学士,知潭州,湖南安抚使,四川宣抚使,保宁军节度使兼知兴元府,利东安抚使,赠少保,卒后赠少师。
现存安公桥为清代早期重建,建筑主体结构保存完整,为石料浆砌半圆形三孔石拱桥,桥面铺砌石板。桥长29.25米、宽4.35米,高4米,中间桥孔跨度6.6米。安公桥对《宋史·安丙传》及南宋历史具有补证价值。
“长滩寺桥”位于岳池县九龙镇长滩寺大桥村三组。建于清代,建筑面积1112平方米。南北走向,该桥为石墩石梁式平板石桥,全长57.7米,高约2.3米,宽1..55米。桥面由15块长3.9米,宽1.55米,厚0.5米条石铺砌。整桥共15跨(含桥头堡各一跨在内),单孔跨度3.9米。桥墩14座,桥墩由整块沙岩石树立而成,既末用榫卯衔接,也未用粘接物填缝,全靠各构件本身相互垒砌承托,在建筑技术上具有较高的价值,这种石板平桥是中国古代桥梁罕见之作。
——普渡桥
——罗渡大桥
罗渡大桥,位于岳池县罗渡镇黄角湾村、瓦窑沟村交界处,大桥横跨于渠江之上,该桥1966年6月始建,1968年12月竣工。建筑形式以纵横垒砌、用条石砌筑而成。这种石拱桥修建模式有着悠久的历史,桥梁又多有附属小品建筑,如桥头常立牌坊等。石拱桥的建筑难度是石材越小越难,石材不平整,建筑难度也越大,罗渡大桥的石材较小,且石材也比较不平整。可以想象当时建造之难度。
该桥呈南北走向,占地面积5146.8平方米。全桥11孔。桥长552.89米、桥高40.5米;桥面宽9.3米,桥面两侧有护栏,护栏高1.15米,望柱高1.45米。桥孔跨度55米。桥头两端各树立石牌坊,并与岳(池)溪(口)公路相连。罗渡大桥是迄今为止四川省唯一一座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之石拱桥,显现出当时民众高超的营造工艺水平,它是留给后世泽披千秋的石拱桥,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红星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