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人生之大趣,第一源自生命,第二源自灵魂。
 
 
 一个人只要热爱生命,善于品味生命固有的乐趣,
 
 
 同时又关注灵魂,善于同人类历史上伟大的灵魂交往,
 
 
 即使在一个无趣的时代,他仍然可以生活得有趣。
 
 
 2~
 
 
 对于不同的人,世界呈现不同的面貌。
 
 
 在精神贫乏者眼里,世界也是贫乏的。
 
 
 世界的丰富的美是依每个人心灵丰富的程度而开放的。
 
 
 对于音盲来说,贝多芬等于不存在。对于画盲来说,毕加索等于不存在。
 
 
 对于只读流行小报的人来说,从荷马到海明威的整个文学宝库等于不存在。
 
 
 对于终年在名利场上奔忙的人来说,大自然的美等于不存在。
 
 
 
 
 
 3~
 
 
 成功不是衡量人生价值的最高标准,
 
 
 比成功更重要的是,一个人要拥有内在的丰富,
 
 
 有自己的真性情和真兴趣,有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
 
 
 只要你有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你就在任何情况下都会感到充实和踏实。
 
 
 4~
 
 
 做事即做人。
 
 
 人生在世,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注重做事的精神意义,
 
 
 通过做事来提升自己的精神世界,始终走在自己的精神旅程上,
 
 
 只要这样,无论做什么事都是有意义的,
 
 
 而所做之事的成败则变得不是很重要了。
 
 
 
 
 
 5~
 
 
 个人在世界上生活,一定要有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
 
 
 一定要有自己的真兴趣和真本事,这是人生幸福的重要源泉。
 
 
 一个什么兴趣也没有的人是最可怜的,
 
 
 这个世界上没有他的位置,他只能任人摆布,任命运摆布。
 
 
 6~
 
 
 青春是心智最活泼的时期,
 
 
 也是心智趋于定型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一个人倘若能够通过读书、思考、艺术、
 
 
 写作等等充分领略心灵的快乐,
 
 
 形成一个丰富的内心世界,
 
 
 他就拥有了一个永不枯竭的快乐源泉。
 
 
 
 
 
 7~
 
 
 孤独是人的宿命,它基于这样一个事实:
 
 
 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世界上一个旋生旋灭的偶然存在,
 
 
 从无中来,又要回到无中去,没有任何人任何事情能够改变我们的这个命运。
 
 
 爱可以抚慰孤独,却不能也不该消除孤独。
 
 
 如果爱妄图消除孤独,就会失去分寸,走向反面。
 
 
 8~
 
 
 独处是人生中的美好时刻和美好体验,
 
 
 虽则有些寂寞,寂寞中却又有一种充实。
 
 
 独处是灵魂生长的必要空间,在独处时,我们从别人和事务中抽身出来,回到自己。
 
 
 和别人一起游山玩水,那只是旅游;
 
 
 唯有自己独自面对苍茫的群山和大海之时,才会真正感受到与大自然的沟通。
 
 
 
 
 
 9~
 
 
 只爱自己的人不会有真正的爱,只有骄横的占有。
 
 
 不爱自己的人也不会有真正的爱,只有谦卑的奉献。
 
 
 如果说爱是一门艺术,那么,恰如其分的自爱便是一种素质,
 
 
 唯有具备这种素质的人才能成为爱的艺术家。
 
 
 10~
 
 
 寻求心灵的宁静,前提是首先要有一个心灵。
 
 
 一个人唯有关注心灵,才会因为心灵被扰乱而不安,才会有寻求心灵的宁静之需要。
 
 
 注重内心生活的人善于把外部生活的收获变成心灵的财富,
 
 
 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标,
 
 
 无论走多远都能够找到回家的路。
 
 
 这样的一个人必能获得生活的充实和心灵的宁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