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394|评论: 2

[信息动态] 【要闻】川剧走进校园再“走出去” 把传统文化厚植于学生心中(成都文明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6-12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川剧走进校园再“走出去” 把传统文化厚植于学生心中


发表时间:2019-06-12 15:36 来源:成都文明网



  2019年2月,四川省教育厅公布了2018年四川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的名单,在成都片区入围的12所学校中,成都市新都区西街小学榜上有名。
  西街小学以“大美无形,大爱无声”为校训,在艺术教育方面,西街小学选择了川剧作为突破口,努力让学生去“发现美、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川剧、艺术教育、传统文化、文化传承,这几个关键词的叠加造就出独居特色的西街小学,让这个新都区老牌名校焕发出来新的生机。
西街小学孩子们展现着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活力
]  川剧生根,多方式培育川剧基因
  川剧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戏曲宝库中的艺术瑰宝。成都市新都区本地就有享誉盛名的“芙蓉花”川剧团,同时,不少川剧团老师的后代都为西街小学的在读学生。基于深厚的文化自信和绝佳的现实条件,西街小学选取以极具非遗文化代表的川剧作为艺术教育的主要实施途径。
  “文化是民族血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教育应有的责任。通过川剧独特的艺术魅力让学生在感悟、汲取传统地方文化精髓基础上,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学校相关负责人说。
非遗继承人将传统文化带到孩子们身边
四川省第二届中小学川剧传习普及展演上的小演员们
  当把川剧引入校园后,如何让川剧扎根?
  当把川剧引入校园后,如何让川剧扎根?
  教师队伍是艺术教育发展的人才保障。成都市新都区西街小学聘请到四川省艺术职业学院教授,国家一级导演余琛老师担任特邀教授,定期到校指导川剧活动。学校还成立了“张燕川剧艺术工作室”(张燕国家二级演员,四川省川剧院青年演员),与新都芙蓉花川剧团建立合作机制,邀请众多名师来校授课。
雄厚的师资力量让传统文化的魅力进一步展现在孩子们面前
  基于对川剧的研究和实践,西街小学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川剧课程体系,在普及性课程里,学校开设川剧课堂,编写川剧教材,采用多种艺术教学形式带动学生了解川剧、喜欢川剧的兴趣。在社团性课程里,对于有特殊才能的孩子,学校成立了“鹰之梦”川剧团,并请新都芙蓉花川剧团的专业老师固定时间进行培训。在融合性课程里,西街小学在美术教学或“第二课堂”中以“川剧”为主题,进行了“川剧剪人物”、“川剧画脸谱”、“川剧捏泥塑”等一系列的作品展示活动,努力尝试多元化、多学科的渗透与融合。
学校里的“川韵流芳”长廊带领师生走进川剧世界
学校里的“川韵流芳”长廊带领师生走进川剧世界
学校“鹰之梦”川剧社团队在各地进行展演活动
学校“鹰之梦”川剧社团队在各地进行展演活动
  川剧开花,让学生爱上传统文化
  学校打造出了具有川剧特色的校园。“川韵流芳”长廊里脸谱墙、历史典故、经典剧目、演出剧照,带领师生们走进神奇的川剧世界。
  短短两年时间,学校“鹰之梦”川剧社团队不仅代表了成都市新都区在“友好之春”为各国领事展演,登上了农民春晚及省、市联欢会的舞台,还积极参加省、市艺术节展演、竞赛活动,并取得优异成绩。其中,获得省、市一等奖4个,二等奖1个,“最佳传承奖”2个,“创新奖”1个,“示范项目”奖1个,还有“最佳台风奖”……
学校“鹰之梦”川剧社团队在各地进行展演活动
  因为对川剧的热爱和实践,学校被评为成都市非遗文化传承基地学校、成都市川剧艺术特色学校,在“2018成都市非遗进校园教学成果展”中荣获非遗传承教育“突出贡献单位”奖。
  除了已编好并开始使用的低段校本教材,西街小学还创编了“川剧操”。下一步,西街小学将分别编写中、高段校本教材,将“川剧操”进行全校普及学习,对学校社团的经典川剧节目和剧目进行有梯度的接班培养。
学校“鹰之梦”川剧社团队在各地进行展演活动
学校“鹰之梦”川剧社团队在各地进行展演活动
  “蜀典传承思前人,川韵尽染释流芳。”在弘扬民族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背景下,成都市新都区西街小学将坚定地前行,着重挖掘川剧文化精髓,培养学生重视和热爱本土文化意识,在学生心灵中播下川剧的种子,实现学校美育与提升文化自信的有机结合。(图/文 新都区文明办)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9-6-13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川剧走进学校,把传统文化厚植于学生心中,这是挽救传统川剧危亡的战略决策、最好措施,大力培养看川剧的接班人,才能确保传统川剧的存在与传承。这是治本之策。川剧 进校园,培养基青少年看川剧 的兴趣,爱川剧 的感情,拓宽川剧 的演出市场经济。“川剧 进校园”早就被眼光远大的有识之士提出来了,川剧 也走进了校园,但做得不扎实,像蜻蜓点水一样敷衍而过,未收到实效。还有川剧 进校园,对学生表演的是非常好川剧 艺术的“变脸“、“吐火”。学生并未真正接触到川剧的艺术。本人建议,能否每个月川剧进校园,为学生演一场戏。演出费用由政府或学校开支,买戏给学生看。




发表于 2019-6-14 0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川剧要进校园,要让孩子们有接触川剧的机会,先从喜剧性强的戏入手,吸引他们,有计划地免费推广川剧。至于是否喜欢,各有所爱,能有半数孩子看得懂川剧,就算达到目标了,毕竟现在孩子们的娱乐方式是多元的。学生是具有可塑性的,政府买单,教育、文化部门大力推广,学校本身也需要开展一些活动,安排固定的时间来欣赏、学习川剧,也可激发学生的表演天赋,川剧定会成为这些学校的特色。如果有同龄人演川剧,同龄人一起看看川剧,相信会有更多的孩子会喜欢川剧的。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