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703|评论: 3

[相如·茶馆] 故事是一枚蛰伏于内心里的种子(转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6-22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个好的故事,可以一次又一次地发挥作用。

小时候,我最不愿意过的季节是秋天,因为秋天的农活最多。不光是活多,有些活还可以放在晚饭后的时间捎带着做。这就让我这个白天上学躲过一劫的人,再也找不到理由不去忙乎晚上的活。那时候,能在晚上做的活大多只需要动手,比如扒玉米皮。扒玉米皮其实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吃过晚饭以后,就着皎洁的月光,全家人围坐在一起把从地里运回来的玉米扒掉外皮,只留下几片稍微结实一些的内皮,用它们把四五穗玉米棒子系在一起,然后依次搭在专门竖起的粗木棍上晾晒,我们称之为垒“黄金塔”。这个时候,兄弟姐妹们就会比赛谁扒得快,谁垒的“黄金塔”最高。一过晚上九点,“垒塔”的兴致就会大减,瞌睡虫也会及时找上门来,我们便开始怠工,嚷嚷着要去睡觉。这个时候,母亲就会为我们讲故事,那些稀奇古怪、悬念迭生的民间故事,瞬间便把睡意消除,我们“垒塔”的劲头又被激发出来。

有一次,母亲对着正在打盹的我说,我讲个“黑瞎子掰玉米”的故事给你醒醒盹。于是,母亲慢条斯理地开始了她的故事:在很远很远的东北,种着一大片一大片玉米,比咱们家的玉米地大多了。可是,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玉米地里总会有一个大大的黑影在掰玉米。你猜这个黑影是谁?竟然是一只黑瞎子(亚洲黑熊的别称)。你看这个黑瞎子,掰一个玉米放在咯吱窝里,再掰一个玉米还要放在咯吱窝里时,原来的那个就掉下来了。就这样,黑瞎子忙活了一个晚上,最后只夹着一个玉米棒子回到了自己的家。你看看,这个黑瞎子有多笨,以后咱可不能跟黑瞎子学。母亲的这个故事,于少年的我来说只是觉得好玩,彼时并没有觉得有什么更为深刻的意义。

做了老师以后,我曾经熬过一段浑浑噩噩的日子。在一次惨痛打击之后,我忽然记起了这个黑瞎子的故事,并有了一场决定自己命运的反思:如果就这么浑浑噩噩地过下去,多年之后我岂不就是那个黑瞎子吗?忙忙碌碌一辈子,咯吱窝里最终能够剩下些什么呢?从那以后,我开始注重对个人教育实践的梳理和总结,把人生中经历过的每一件事情都觉察出其中的意义和价值。这些经过提炼的人生经验,再也不是夹在咯吱窝里的玉米棒子,而成为流淌在精神血液里的人生动力,源源不断,永不枯竭。

故事是思想的烙印。时至今日,每当人生之中有惰性滋生,这个故事都会自动地在灵魂深处打开,帮助我删减掉先前的习惯反应,引导我走上新的、充满活力的成长之路。其实,每一个好的故事,就像是在内心里埋下的一粒种子,它可以根据此时的环境与际遇,反复不断地萌芽并生长出活力,始终左右着一个人的观点和思想。


分享: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016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9-6-22 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090518_1947286834_6_640_355(1).jpg

发表于 2019-6-22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