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689|评论: 0

[龙门阵] 弘扬工匠精神与技工的尴尬局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6-25 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试问一下,在座哪位领导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去学技工呢?”6月18日,在全国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第二小组的讨论现场,一位常委抛出的问题引发热议。“与IT、金融等领域相比,技工无论从薪酬待遇还是社会地位等方面都没有优势,孩子们当然不愿意去。”当下,下大力气宣传大国工匠精神,进一步重视产业工人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同时营造尊重科技领军人才的社会氛围已经显得特别必要。

     “技工”,曾几何时,社会给这个职业盖上了一块有色布料。都说德国的工艺精湛,制造业发达,我不相信人家那些在车间工作的技术工人读过莎士比亚全集和在大学里面浸泡四年德智体美劳。之前曾看到电视播出中国传统手艺无人传承下去的局面,感觉很荒唐,这是每个人都励志要去当科学家的节奏吗?你们那么崇拜日本的手工寿司、糕点;那么热衷于手工名车、名表、名包;为什么就对这个职业那么偏见呢?当然,我所说的偏见是比例占大部分的那群人。俗话说“心灵手巧”,然而现实中很多人已对这个成语带有偏见,虽然在众人口里这是一个褒扬的词语,但是能发自内心由衷的感概并不多。是什么造就了这种现象?其实这就是一个社会的折影,是一个家庭、一个社会病态的折影。说得不好听点,这就跟重男轻女的思想一样,在很多人脑海里已经根深蒂固,早已把社会分为三六九等,认为干这个就是手艺活路,干手艺活路就是低人一等。专家认为问题出在教育问题上,其实不尽然,与其说是出在教育上,不如说是出在家庭上,就像刚才提到的一样,从小到大,家庭的理念灌输就已经造成了被灌输人畸形的思维成长模式。人的大脑是一个很奇怪的东西,无法探索,却又能主宰一个人的性能和天赋,有的人天生就是知识型人才,人家对文字和知识过目不忘;有的人四肢发达,背书别人背一遍就会,而他的大脑需要重复反射几十遍信息才能记住,还美其名曰:笨鸟先飞,依我看,这不是啥笨不笨鸟先飞的问题,这是要他多花几十倍别人的功夫去做同一件事,反之,别人要花几十倍功夫做成的事,他轻而易举就能办到,这样,我觉得他的路其实走反了。知识能改变命运,但是高考绝对不是唯一的途径,你是研究飞机、制造飞机的高精尖科研人才,我是修理飞机的机械能手,这两条路径并不冲突。所以,天赋加点对不对,决定了一个人的成长方向,一个足球明星不是靠在奥数竞赛中得奖而造就出来的,他不需要在绿茵场上计算足球的抛物线轨迹方程式,同样他也不需要手指头很灵活的游走在钢琴键盘上。

       从宏观意义上来讲,从家庭放大到社会,国家倡导的路线才是根本。以前是农民翻身做主人,工人是无产阶级伟大的力量,工农是主导力量,随着时代变迁,中国和世界接轨,我们需要更多的知识型人才、科技型人才,复合型人才。。。但是,这样的倡导并不全面,老百姓的认知水平又具有局限性,跟着步伐走的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就是扎堆,而扎堆恰恰又是自古以来中国老百姓最默契的传统表现。所以,是人不是人,是骡子是马都要从小走知识型人才的路线,甭管是不是学习型人才的那块料,都要往知识型学府里游走一番,最后,学成的,学不成的都进入社会,才发现整个社会遍地都是知识型人才。而这种局面我认为在现有教育模式下,很难为之改变,为什么?很多意识一旦长期植入老百姓的思维当中就很难得到改变,需要花费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历程才能结束它。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