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8907|评论: 1

[信息动态] 重庆经典剧目川剧《江姐》走进北京天津巡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7-4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6月30日、7月1日19:30,7月3日19:00,由中国剧协副主席、重庆市文联主席、中国戏剧“梅花大奖”获得者沈铁梅领衔主演的川剧《江姐》在国家大剧院、天津滨海新区文化中心剧院演出3场,近3000名观众走进剧场观看这一经典红色剧目,接受艺术的熏陶和精神的洗礼。这也是川剧《江姐》自2018年1月开启首演以来,首次到北京、天津演出。
150635mym3ff2y2s12aa5s.jpg
  看川剧《江姐》庆党的生日

  98年前,中国共产党从嘉兴南湖扬帆起航,在90多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无论顺境还是逆境,机遇或是挑战,都始终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群众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当前,正值全国上下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在七一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重庆市川剧院将红色经典剧目川剧《江姐》带到北京和天津演出,是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8周年具体体现。

  江姐——这位70年前党的女儿,可歌可泣的女英雄回归川剧舞台,是让观众充分领略本味的川剧,看懂、吸收、领悟江姐所传递的精神力量,让江姐精神发扬光大。

  沈铁梅领衔主演高腔“唱醉”观众

  川剧《江姐》由沈铁梅领衔主演的,她作为当代中国川剧领军人物,是公认的川剧声腔第一人,也是把川剧声腔带入西方音乐殿堂的第一人。她的《金子》《李亚仙》等作品早已成为戏曲界公认的精品剧目。特别是在川剧唱腔方面,更是成为了无数戏迷永恒的记忆。在川剧《江姐》的唱腔方面,沈铁梅努力回归川剧本色,突出和强化了川剧的声腔艺术,使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特别是她的高腔清丽悠扬,优美动听、丝丝入扣,那一嗓唱“醉”了无数戏迷,也与紧凑的剧情、人物的表现完美融合,交相辉映,成功还原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江姐人物形象。

  川剧《江姐》是本味儿的《江姐》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当熟悉的旋律响起,唤醒了无数人心中的回忆。歌剧《江姐》早已深入人心,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成为了永恒的经典。重庆市川剧院的川剧《江姐》,在歌剧《江姐》的基础上,融入了诸多川剧元素,看点十足。看点一,《江姐》本身是发生在重庆的故事,用重庆话表达是《江姐》的一次本味儿回归。看点二,在语言台词方面充分利用了重庆话诙谐幽默的特点,如“砍脑壳的”、“蒋对章”与“江队长”的谐音等,整场演出悲中有喜、“川味儿十足”。看点三,艺术表现上充分融入了川剧特色,在故事上,充分注重重庆的地域特色,一定要是戏曲的,一定要是川剧的,一定要是为现代观众所接受的;在人物设计上,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优秀女共产党员形象;在剧情设计、排导手法上,突破歌剧以唱为主的表现形式,让剧本回归戏曲本体;在舞美设计上,用虚实相结合的形式和版画风格呈现,凸显了戏曲特色的假定性和虚拟性;在音乐设计上,强化川剧的声腔特色,使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据悉,《江姐》自首演以来,受到广泛欢迎,已演出近60场,观众超过6万人次。(记者戴文彬)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71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9-7-4 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姐》一剧,剧种名叫“川剧”,唱腔没有川剧 味道,乃非川剧也。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