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识途、王火等谈《李致文存》:凡人小事里蕴含大的思想
日期: 2019-07-04 13:15:16 来源: 四川在线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吴梦琳)6月20日, 由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四川新华发行集团主办,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四川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承办的《李致文存》新书首发仪式在四川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举行。 《李致文存》是四川人民出版社2019年推出的重点图书品种,全书近230万字,收集了李致近30年来创作的文章,包括《我与巴金》《我的人生》《我与出版》《我与川剧》《我的书信》5卷。
首发仪式上,除了90岁的李致,105岁的作家马识途、95岁的作家王火、95岁的廖伯康、86岁的川剧作家徐棻,83岁的章玉钧等也都来到现场,共聚一堂,畅聊李致其人其文。李致长期在四川文艺界多个领域工作,丛书收录文章虽然大多是李致人生往事的回忆,但也正是过去几十年四川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 “从1929年开始,我以‘往事随笔’为题,不知不觉写了100多万字,包括已经出了四个版本的《我与巴金》。”李致介绍,改革开放以来,他在四川出版、川剧和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工作,也经常以文字形式进行记录,这些记录于人于己于事完全是真实,此次将这30多年来作品集合起来,也希望能够留下一些文字和资料。
“我曾与李致在同一个战线战斗,他也是我的挚友。今天这个新书首发我一定要来。”马识途说,文存中收录的不少文章他都找来看过,这些文章平实清淡优美,但别有情趣。“你别看他有一些写的是小人、凡人、小事,事实上每一个小题目的后面都可以读出是有一种大的理论的,大的思想的,从里面可以得到许多启发。”对于《李致文存》出版,马识途还专门送上自己写的对联为老友送上祝贺:看似平淡实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好书何妨百遍读,至友不可一日忘。 王火说,由于身体原因,如今与外界不怎么交往了,参加此次活动也是今年第一次出门,但这样一个活动一定要参加。王火回忆,上世纪70年代,李致担任四川人民出版社总编辑,在出版领域推进一系列创新举措,让四川出版在全国可谓“异军突起”,也是吸引当时自己到四川来工作的很大一个原因。“书中很多内容,我看了很感动,觉得好像就是自己也在经历一样。”王火说,书中还有很多宝贵的一手资料,值得后来人仔细研读。
后来,李致负责振兴川剧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带领川剧改革创新,支持了川剧作家魏明伦、徐棻等大胆创作。而此次出版的《李致文存》第四卷《我与川剧》,正可以一窥川剧从辉煌到没落又启动再振兴的那段历程。启动仪式上,徐棻回忆了当初因川剧而与李致的交往,李致的大川剧大文化的理念,对自己影响很大,“可以说持续给我力量源泉”。 值得一提的是,在丛书第五卷《我的书信》中,收录了李致与巴金以及冯骥才、周克芹等国内诸多文化界名家的书信来往,透过纸背,也可一窥他们对于文化事业、艺术创作等的初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