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923|评论: 0

[诗词歌赋] 《辞赋观止》自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7-11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辞赋观止》自序
                                                  重龙山人




    两千多年以来,中国的历代诗文,后人均按照文体予以结集。从最早的孔子删定《诗》、《书》,萧统编纂的《文选》,到《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千家诗》、《古文观止》,更有《全汉赋》、《全唐诗》、《全唐文》、《全宋词》、《全宋文》等鸿篇巨制,巅峰之作则是《永乐大典》与《四库全书》。这些书籍的编纂与流传,使得中国文化传统连绵不绝。而其中的小册子精选,则不仅为当时的人们提供了学习的优质工具和入门阶梯,也为后世提供了可资参考的历史资料,这些都对于文化的发展与继承起到了具有价值意义的历史作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库和源泉。
    辞赋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有着最为悠久的历史。辞赋不仅包括楚辞汉赋,还包含了历代的骈文、散赋。她上承《诗经》、《楚辞》,中经汉赋和六朝骈文,下启唐宋以来直到清末的无数优秀作品,直到当代的辞赋创作。两千多年中,涌现出了屈原、宋玉、司马相如、扬雄、王褒、张衡、班固、曹植、欧阳修、苏东坡……等众多的名家,产生了四万多篇辞赋作品,形成了浩瀚的中国辞赋海洋,有着无穷无尽的魅力。
    赋,最早来自于《诗经》中的“赋、比、兴”的文学写作手法。因此,这本《辞赋观止》以《诗经》、《楚辞》选作为开篇,这不仅是要填补单选辞赋类作品造成的遗珠之憾,更是向中国文化的源头致敬,展示出文化渊源的一脉相传。
    《辞赋观止》是《辞赋骈文观止》的简称,因为辞赋与骈文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不仅体裁近似,而且众多的名家,同时兼有赋、骈的佳作名篇,可见这种密不可分的关系。本书收入多篇骈文,即是为了避免将一本书拆分成两本,那样会使赋、骈爱好者不能够得以窥见全豹,仅仅囿于单方面的见闻而有所欠缺。
“铺彩摛文”是辞赋的最大功用。汉赋是由于空前统一的强大帝国的鼎盛繁荣应运而生。经过魏晋风骨的陶冶,隋唐时期达到了新的高度。在元明时期,则逐渐式微,清代的辞赋创作又有过一段短暂的复兴。近现代以来,仍然有不少名家继续创作,特别是近年的创作又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本世纪初期,中国辞赋家协会的成立,以及中国辞赋网的发展,加上去年中国辞赋学院的兴起,为当代辞赋创作激发了空前的活力与动力。
    本书撷取了历代辞赋名家的经典之作与优秀作品200多篇,涵盖了辞、赋与骈文,充分展示了中国辞赋文化的博大精深,带给人脍炙人口的文学享受。她不仅是辞赋爱好者的优选读物和入门阶梯,也是众多辞赋写作者的必备工具书,还可以作为辞赋专业人士的参考资料,相信必将起到推广辞赋文化、弘扬中国辞赋与国学的作用。
本书采用白文本即只记录全文的形式,后续的注释版、翻译版、点评版、品鉴版在陆续准备之中,将尽快与读者见面。
    笔者学力有限,能力尚待继续提高,加之时间仓促,各篇作品流传的版本众多,进行选择的难度较大,因此难免存在诸多错讹不足之处,敬请方家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重龙山人

                                   己亥三月初三识于  成都地维天柱轩


u=253402404,3114446824&fm=26&gp=0.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