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以貌取人”也不无道理
--------
人们常说,“只看皮囊,不观内心,是肤浅的。”但在生活中,外表如同一面镜子,往往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内在,折射出一个人的知识阅历。因此,“以貌取人”在有些时候也不无道理。
生活的细节、态度,都会纤毫毕现地体现在一个人的外表上。你若认真对待生活,心中无瑕,外在也自有净气。
一位女模特在事业上屡屡受挫,她以为是自己的容貌不行,于是去整容。医生端详许久,叹了口气说:病灶在心里,不在你脸上。
原来这位女模特因家庭变故而心中郁结,再加上跟同事勾心斗角,内心满是怨怼。原本一副清秀靓丽的容貌,在负能量、坏情绪长久浸润下,自然生出郁结之色,让人感到不舒服。
所以,整容不如整心。遇到不如意时,懂得驱散心中阴霾;与人相处时,少一点斤斤计较。内心明朗宽敞了,脸上自会和煦温暖。
三毛曾在书中写道: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四川手机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