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2387|评论: 3

[生活资讯] 中元将至,聊一聊不同民族的丧葬祭祀习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8-9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元节就要到了,中元节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祖先、祀亡魂的节日。说起中元节,很多人都会想到清明节,这两个节日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祭祀先人。大家都知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55个少数民族。那这些少数民族会过清明节和中元节吗?
u=3481412999,2607696909&fm=26&gp=0.jpg

(中元节烧纸要按规定呀)


       由于自己所在的学校有很多的少数民族,之前清明节的时候,老师就让我们互相采访关于各民族过清明节的情况。在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受汉族影响较大的广西、贵州、湖南等地的少数民族基本上都会过清明节,但是对于一些有自己宗教信仰的民族来说,如藏族、维吾尔族、回族等是不过清明节的。在和同学交谈过程中,发现各个民族的丧葬祭祀习俗还是有很大的差异。


       一位来自西藏的藏族同学说,在他们那里,大部分的人去世以后都会进行天葬。死者被一块布裹着用摩托运到天葬场,天葬师会把死者的肉割下来,骨头砸碎,喂给秃鹫,并且一定要让秃鹫吃完。被秃鹫吃完就意味着这个人的灵魂已经得到了释放,可以进入轮回了。后面的祭祀主要是请寺庙的和尚替死者念经。
下载 (7).jpg

       而一位来自新疆的维吾尔族同学表示,在《古兰经》中规定,穆斯林去世后是必须进行土葬的。死者在去世后,会先把他的衣服脱掉,盖上白布,然后由同性亲人给他进行“大净”。洗完以后,会穿上由白棉布制作而成的衣服,共三件(女性多一件裹胸布),男性戴上帽子,女性戴盖头。然后一般是到清真寺举行殡礼(由阿訇主持,主要是祈祷真主宽宥死者的罪过,为死者祈祷),后面举行葬礼。穆斯林不允许有陪葬,只是将死者放入简单的棺材中,然后放入墓中。
      u=3886059800,3547879030&fm=26&gp=0.jpg

       穆斯林很注重祭祀亡人,虽然不过清明节,但是在穆斯林重大的节日,如开斋节等,都会去祭祀先人。但是不是去烧纸,而是用小石块去刮逝者的坟墓,将坟墓上的灰刮下来,就意味着在帮逝者减轻罪孽。


        一位来自广西的壮族同学说,他们的丧葬祭祀习俗和汉族差不多。也过清明节,他们在清明节扫墓的时候会把树枝插在坟墓上。这个倒是和四川的“挂青”很像,个人觉得“挂青应该是取“挂情的谐音,意味着对先人的一种追思。
u=1708124998,913494709&fm=26&gp=0.jpg

       各民族丧葬祭祀习俗的不同,我觉得是源于不同的生死观。穆斯林受伊斯兰教义的影响,认为只要一个人多做善事,那么他死亡以后,只不过是回到真主那里,叫做“归真”。活着的人能做的就是替亡者减轻罪过,祈祷真主的宽恕。藏族受藏传佛教的影响,认为人死以后灵魂就离开了躯体,进入轮回,躯体就无异于草木石块。将身体喂给秃鹫,类似于“以身饲虎”,是死者所做的最后一件善事。


       而大部分的汉族人都持有一种“视死如生”的观念,认为即使先人已逝,但是还是能收到后人烧的钱,享受后人的香火。在一些地区流行的厚葬习俗,也是这种观念的体现。
timg.gif

(坟头蹦迪也是视死如生的一种体现)

       丧葬习俗是最能体现各民族文化特色的形式之一,人类无法选择和设计生的模式,但是可以自主地设计死的仪礼,可以这么说,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都蕴含在对死亡的处理方式上。但当我们透过这种处理方式(即丧葬习俗)去研究各民族文化的时候,并不是用一种批判的眼光去看待,而是把其作为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去研究。在研究中,我们会发现各民族的文化都有其独特的魅力,正如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所总结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99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9-8-10 23:52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七月半,鬼节就听说过,40多岁的人,中元节第一次听说,惭愧。

 楼主| 发表于 2019-8-12 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Okwatch 发表于 2019-8-10 23:52
七月半,鬼节就听说过,40多岁的人,中元节第一次听说,惭愧。

上元是正月十五,下元是十月十五,都是道教节日。

发表于 2019-8-12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城区居民今年在哪里烧纸钱嘛?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