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5070|评论: 33

[草根·播报] 最近你吃猪肉了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8-23 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mmexport1566489563695.jpg

现在摆在中国百姓面前的最大谜题,不是被赋予“先行示范区”的深圳能否超越上海,不是香港的未来何去何从,也不是中美的关系进退,而是魅影重重的“猪”。





“猪”事不顺,以至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3个月内2次登上了国务院的议事桌。





本周一高层领导去黑龙江考察时,还特意跑到菜市场的猪肉档前询问价格和销售。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12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9-8-23 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mmexport1566489567465.jpg

回到北京之后,国务院8月21日召开常务会议,要求“确定稳定生猪生产和猪肉保供稳价措施”,还要求“地方要立即取消超出法律法规的生猪禁养、限养规定”,足见供应形势之严峻。

 楼主| 发表于 2019-8-23 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mmexport1566489574868.jpg
2019年,台面上的风云变幻,普通人摸不着,对我们而言,最大的变动或许就藏在饭碗里,藏在这头难以预测的“猪”身上。





在它身上,中国百姓面临着三大未解之谜。





01





第一大谜题:猪价什么时候涨到头?





这一轮猪周期,感觉像是哪吒附身充满了洪荒之力。





去年8月20日生猪(外三元)的价格是13.87元/公斤,一年后的今天,价格涨到了24.34元/公斤,相比去年上涨了75%。

 楼主| 发表于 2019-8-23 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mmexport1566489578511.jpg

到了菜市场,零售价几乎翻了倍,普通猪肉已经在20-30元/斤区间,家难当啊。

 楼主| 发表于 2019-8-23 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mmexport1566489581992.jpg
来,再看一下8月20日广州某大型超市猪肉零售价格,品牌猪肉已经来到了40-50元/斤起,有没有为你的钱包心疼一秒钟。


 楼主| 发表于 2019-8-23 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mmexport1566489586156.jpg
管你是壹号土猪,还是东升牌土猪、安康走地猪、穗香猪、黑加宝黑土猪、山黑牌有机猪、湛江土猪,通通都站在了风口之上。



没想到雷军开玩笑的一句话,现在还真应验了。猪兄弟什么都没干,就躺着成为了时代的焦点。



因为,它们被历史的车轮裹挟着前进——



去年8月非洲猪瘟首次突破中国的边境线,触动了中国新一轮猪周期。犹记得去年9月猪肉、蔬菜价格上涨2.5%时,统计局说,这些都是季节性短期因素,猪价上涨还会带动供应增加,如果没有新疫情的发生,猪肉价格不会出现大幅波动。

 楼主| 发表于 2019-8-23 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mmexport1566489589641.jpg

人类总是对自己的控制能力太过自信,忘了客观规律从来不会以人类意志为转移。非洲猪瘟继续发酵,半年时间里,中国扑杀生猪头数飙升至100万。到2019年4月19日,海南确认发生首例疫情,至此中国内地31个省份自治区均被波及。





农业农村部这才终于明确释放信号,由于疫情影响,下半年猪肉价格将飙涨七成,创历史新高!

 楼主| 发表于 2019-8-23 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mmexport1566489594294.jpg
7月中旬猪肉价格一路进击,突破35个月的历史高位来到了18.6元/公斤,助推CPI涨到了2.8%。

 楼主| 发表于 2019-8-23 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mmexport1566489597320.jpg
那啥,这次猪价的上涨并没有如愿刺激农户们养猪的积极性,生猪的存栏数依旧在逐月递减。保供应的形势仍十分艰巨,截止到7月份,生猪存栏已经较去年同期锐减了三成。

 楼主| 发表于 2019-8-23 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mmexport1566489600430.jpg
特别需要警惕的是,现在还是猪肉消费的淡季。等到秋天气温一降,贴秋膘的需求一上来,猪价能不在旺季继续涨吗?



照这个供需形势,猪价在下半年很难看到头,CPI存在破“3%”红线的可能性。



但是,统计局又发话了:猪肉价格有望逐步回落!




 楼主| 发表于 2019-8-23 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mmexport1566489604004.jpg
统计局的信心可不是毫无来由的,最近各省猛政频出,纷纷都在砸钱求着大家养猪,有的地方还将养猪的任务纳入市长的KPI里。让我们怀着希望,拭目以待。



对于二师兄飞上天,中国人大体淡定。



告别短缺时代好几十年,以至于越是物价上涨越是排队抢购的场景再难重现。



没人觉得,猪肉真得会一直这么反常地涨下去。



最时髦的调侃变成了,正好活得健康点,多吃点素。



02



第二大未解之谜,香港人吃得上猪肉吗?



以前,香港人在咱们内地人眼里是富到流油,天天吃叉烧,最近却仿佛重回不知道什么时候,反正连猪肉都吃不起了。



就在这一周,香港的新鲜猪肉零售价暴涨至100-140港币/斤(约合人民币90-126元/斤),同比涨了一倍,简直是赶客价。



《英文虎报》采访一猪肉批发商称,以前批发100斤猪肉只需要1000港币,现在要花4700港币才能买到同等的猪肉。一香港大妈表示,猪肉出现很不合理的高价,只能买其他肉了。



在贫富撕裂已经如此严重的香港,猪肉翻一倍,可能已经足以压垮大部分底层的生活。但香港人现在面临不止是能否吃得起猪肉的问题,更严重的问题是,有没有猪肉可吃。



据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今年5月10日,香港检疫部门在内地输港活猪中查获了第一例非洲猪瘟病毒感染,港府因此销毁了6000头活猪,从此,香港人的口粮就出现了变局。从6月开始,内地对香港活猪供应量几乎腰斩,而拍卖价也飙涨了一倍。




 楼主| 发表于 2019-8-23 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mmexport1566489607254.jpg

最近这一周价格继续飙涨,也是因为疫情加重。在经历机场风波后,8月14日的香港还未从疲态中恢复,就发现深圳清水河活猪中转站有活猪疑似感染病毒,该中转仓因此暂停为香港供应活猪。



从8月14-16日三天时间里,内地对香港的活猪出现了零供应,香港肉荒,猪肉价格飙涨。

 楼主| 发表于 2019-8-23 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mmexport1566489610331.jpg
香港爹妈碰到小孩不懂事,都喜欢骂说“生一嚿叉烧都好过生你”,照这个形势,此话不假。





这么一来,陆港台的痛点全凑齐了——内地人吃不起茶叶蛋榨菜,香港人吃不起猪肉,台湾人的爱发不起电。





形势比人强,为了这点口粮,港府现在还在挠头皮绞脑汁。





03





第三大未解之谜,大国博弈下,互联网巨头们怎么都跑到猪场里大搞科技战?





互联网巨头们的科技战似乎搞错了地儿。





在吉林的长白山脚下,京东战略投资了一个“精气神山黑猪养殖场”。这个养殖场有点高端,据说有提前48小时无菌环境隔离,能防疫病,其中最有噱头的是“猪脸识别”。





《财经》杂志描绘了一个非常形象的应用场景:





“一头黑猪晃晃悠悠地走到猪圈中间的喂食设备前,设备上的绿灯亮起,它如愿以偿地获得了今天的午餐。这台设备搭载的就是猪脸识别技术,设备前用铁栏杆架设出了一个小通道,仅能容纳一头猪,前端配了一个摄像头,猪进来后,通过面部识别,判断这头猪一天的喂食量来进行喂食,如果已经足量,这头猪就只能失望而返。”

 楼主| 发表于 2019-8-23 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mmexport1566489613312.jpg


连吃都不能尽兴,猪生还有森么奔头。



这个没有猪性的技术提供者京东宣称,这套系统养殖人工成本减少 30%-50% 左右,降低饲料使用量 8%-10%,并且出栏时间平均缩短 5-8 天。如果全中国所有猪场都用上这套系统,每年可降低 500 亿元的成本。



实际情况要听用户感受,精气神养殖场使用了京东的AI解决方案后估算了一番:预期平均每头猪增加了92.5元的成本,效果是每头猪在饲料上可以节约30元-60元,人力成本减少8元,提高存活率能够节约15元,精准控制体重能够节约5元-8元,合计节约91元左右,两!者!基!本!打!平!



这边,另一个互联网大巨头阿里则先一步跑到了四川的猪场。



去年阿里云与四川特驱集团、德康集团宣布达成合作,开发ET大脑实现AI养猪。项目总投入“达数亿元”,也有一套自己的猪脸识别:



“如果一只猪长卧不起,那ET大脑就会判断它是怀孕还是病了,提醒人工及时介入,如果只是猪想偷懒,饲养员就会让它多走走,以免影响料肉比。”



原阿里云总裁表示:“未来,我们想要的是一头跑了 200 公里的好猪,而不再是一头200 斤的猪。”当只猪连偷懒都不成,这只猪可以说是真的很绝望了。



不过,巨头们认为这才是无微不至的照顾,养殖效果倍加。据称在前期理论阶段,阿里这个项目提升了母猪年生产能力3头,猪仔的死淘率降低了3%左右。



巨头们在猪场里围绕着意义难辨的“猪脸识别”技术大打出手时,网易已经在养猪场混了好几个年头了。



在浙江湖州的网易养猪场里,猪享受着“人性化养殖”,这里的黑猪睡公寓、蹲马桶、喝深层地下水,有专门的歌单听音乐,所吃的液态猪粮说是人也能直接食用。



不过丁磊不搞猪脸识别,他说,“网易猪粪便处理后的水我都可以喝下去。”网易试图解决养猪场的环保痛点——粪便处理。



网易的黑猪肉,3份装(350克*3)105块钱,一斤50块钱左右。


 楼主| 发表于 2019-8-23 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mmexport1566489618599.jpg


瞧瞧上面这些猪,从一出生起就享受高科技生活,拥有私人营养师、兽医和健身教练。人类养猪,本来就是为了吃,结果猪吃的比人还好。怪不得猪价会上涨了,是吧?



现在大国科技战当前,互联网巨头们不去好好搞芯片,反而投入巨资跑到猪场里凑热闹,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逻辑”?



想来只有一个解释了,这场大国博弈注定是一场持久战,战要慢慢打,饭也要一口一口吃,填饱中国人的肚子,做好后勤工作,才能提供更多弹药往前冲。嗯,实在是高瞻远瞩!



或许这就是国社社评所希望的,把自己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吧。

 楼主| 发表于 2019-8-23 00:30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谁知道呢,猪恐怕自己也不知道。







小小猪事惊动国务院,背后藏着的国家大事

 楼主| 发表于 2019-8-23 01:07 | 显示全部楼层
8月2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部署扩大养老服务供给促进养老服务消费,确定稳定生猪生产和猪肉保供稳价措施。

会议指出,稳定生猪生产,保障猪肉供应,事关“三农”发展、群众生活和物价稳定。会议确定,一是综合施策恢复生猪生产。加快非洲猪瘟强制扑杀补助发放,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对生猪调出大县和养殖场(户)的支持,引导有效增加生猪存栏量。将仔猪及冷鲜猪肉运输纳入“绿色通道”政策范围,降低物流成本。二是地方要立即取消超出法律法规的生猪禁养、限养规定。对依法划定的禁养区内关停搬迁的养殖场(户),要安排用地支持异地重建。三是发展规模养殖,支持农户养猪。取消生猪生产附属设施用地15亩上限。四是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提升疫病防控能力。五是保障猪肉供应。增加地方猪肉储备。各地要适时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中新网12月24日电 国家财政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生猪养殖的政策,养殖户在振奋的同时也有些担忧,担心这些政策在猪肉价格下跌时就失效。对此,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副司长曾晓安表示,最近国务院刚发的53号文件非常明确地告诉全社会,生猪的一系列政策是长效机制,会保持连续性。

在做客中国政府网与网友交流时,曾晓安介绍,最近国务院刚发的53号文件非常明确地告诉全社会,生猪的一系列政策是稳定的,要保持连续性,而且要加大力度。财政的十项政策也不是“三板斧”,会继续做下去。这些政策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叫“基本职能性”政策。主要是五项政策:基础信息监测与发布、疫病防疫补贴、疫病猪扑杀、屠宰环节病害猪无害化处理补助、利用政府储备调节市场短期波动。生猪生产是一个自然再生产的过程,它有周期性的特点,容易受到疫病和自然灾害的影响,政府要维护市场的运行,要履行自己的职能,无论什么时候,这些“基本职能性”政策,政府都应该去做。

第二类是以不扭曲市场为前提,适时适度运用“加强促进性”政策。这些政策包括:能繁母猪保险、能繁母猪补贴、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良种补贴、支持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基础设施建设。这些政策主要是针对我国生猪生产发展面临的问题出台的,比如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低、良种率还不高、发展还不稳定等等。为促进生猪产业健康发展,这些政策是很有必要的,将保持长期稳定。

曾晓安表示,不管是“基本职能性”还是“加强促进性”政策,核心目的都是为了促进整个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不管猪肉价格上涨或是下跌,国家都会根据相应的情况来进行政策的设计、进行政策力度的调整。他强调,政府肯定会管,政府肯定会保持政策的延续性,肯定会把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持续下去,同时把一些不适合具体情况的措施进行调整。国务院的53号文件就是安民告示,就是昭告天下,让广大养殖户放心,这个机制是长期的,是一个长效机制。

 楼主| 发表于 2019-8-23 01:09 | 显示全部楼层
8月2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部署扩大养老服务供给促进养老服务消费,确定稳定生猪生产和猪肉保供稳价措施。

会议指出,稳定生猪生产,保障猪肉供应,事关“三农”发展、群众生活和物价稳定。会议确定,一是综合施策恢复生猪生产。加快非洲猪瘟强制扑杀补助发放,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对生猪调出大县和养殖场(户)的支持,引导有效增加生猪存栏量。将仔猪及冷鲜猪肉运输纳入“绿色通道”政策范围,降低物流成本。二是地方要立即取消超出法律法规的生猪禁养、限养规定。对依法划定的禁养区内关停搬迁的养殖场(户),要安排用地支持异地重建。三是发展规模养殖,支持农户养猪。取消生猪生产附属设施用地15亩上限。四是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提升疫病防控能力。五是保障猪肉供应。增加地方猪肉储备。各地要适时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中新网12月24日电 国家财政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生猪养殖的政策,养殖户在振奋的同时也有些担忧,担心这些政策在猪肉价格下跌时就失效。对此,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副司长曾晓安表示,最近国务院刚发的53号文件非常明确地告诉全社会,生猪的一系列政策是长效机制,会保持连续性。

在做客中国政府网与网友交流时,曾晓安介绍,最近国务院刚发的53号文件非常明确地告诉全社会,生猪的一系列政策是稳定的,要保持连续性,而且要加大力度。财政的十项政策也不是“三板斧”,会继续做下去。这些政策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叫“基本职能性”政策。主要是五项政策:基础信息监测与发布、疫病防疫补贴、疫病猪扑杀、屠宰环节病害猪无害化处理补助、利用政府储备调节市场短期波动。生猪生产是一个自然再生产的过程,它有周期性的特点,容易受到疫病和自然灾害的影响,政府要维护市场的运行,要履行自己的职能,无论什么时候,这些“基本职能性”政策,政府都应该去做。

第二类是以不扭曲市场为前提,适时适度运用“加强促进性”政策。这些政策包括:能繁母猪保险、能繁母猪补贴、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良种补贴、支持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基础设施建设。这些政策主要是针对我国生猪生产发展面临的问题出台的,比如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低、良种率还不高、发展还不稳定等等。为促进生猪产业健康发展,这些政策是很有必要的,将保持长期稳定。

曾晓安表示,不管是“基本职能性”还是“加强促进性”政策,核心目的都是为了促进整个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不管猪肉价格上涨或是下跌,国家都会根据相应的情况来进行政策的设计、进行政策力度的调整。他强调,政府肯定会管,政府肯定会保持政策的延续性,肯定会把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持续下去,同时把一些不适合具体情况的措施进行调整。国务院的53号文件就是安民告示,就是昭告天下,让广大养殖户放心,这个机制是长期的,是一个长效机制。

发表于 2019-8-23 07:34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9-8-23 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单是非洲猪瘟,还有一点是打贸易战,中国目前未从美国进口猪肉,后续将从俄罗斯进口,但是需要一些过程。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